一稍年長的男子唐元。這兩人修為均在煉氣十層,且極為接近,法術屬性也有頗多共同點,只是丁洪顯得激進、主動,唐元更為保守、穩重,打鬥起來也是頗為好看。
最終經驗老道的唐元勝了這一場。
今日觀賽席多了幾個長老,想必是昨日的比賽精彩之處大大出乎意料,這才吸引了更多長老前來。他們討論的不僅僅是今日出場的幾名弟子,還有昨日出場的莫寒衣等人。
那些交好的長老們坐在一塊兒,聽著昨日來過的人講述戰況。講到精彩之處時,還會引起各種爭論。比如莫寒衣當時是如何逃脫石龍追擊的。
長老們修為不錯,都自視甚高,自然不會認為自己看不透一個煉氣期弟子的招數。但當時情景一瞬即逝,也沒有辦法描述清楚,這才引起了各種猜測。他們各自堅持自己的猜測,難免產生爭端。
猜測雖多,卻沒有一名長老能夠接近事實。畢竟隔行如隔山,法修們難以理解劍修的境界,更不會懂速度的提升為何有如此多的門道。
碧華宗劍修不少,但近幾代卻並不多。到這一代的長老中甚至沒有一名是劍修,也算創了一個記錄。倘若有劍修長老存在,想必會對莫寒衣產生興趣,也會特地來觀戰的吧。
莫寒衣原本希望能得到內門長老的賞識,這樣來看卻有些困難。不過想必他也不會因此而產生負面情緒,正賽弟子無論最終排名如何,進入內門後待遇都會好上一些,這樣莫寒衣也不會覺得自己幹了一件無用的事。
今日第一場戰了許久,第二場用時不長,第三場卻又拖到了下午。
到修士們終於退場之時,大多都是飢腸轆轆了。不過卻沒有人發出怨言,他們只會覺得觀賽的機會不夠,哪裡會抱怨時間太長?
莫寒衣今日觀賽,又詳細探查了幾人的施法習慣。說來也算幸運,這幾人都屬於較為傳統的法修,在擂臺這種地形對上劍修本就處於不利地位,如今再被莫寒衣投機取巧一番,隱隱中就失去了勝利的先機,他們還絲毫不知曉。
莫寒衣倒是毫無心理負擔。自己本就在年齡和經驗上處於極大的劣勢,倘若還不主動爭取一些優勢,那還要如何取勝?
正賽賽程安排較為合理,一共十人半月賽完,平均每人每天不到一場,也可抽空休息一番。煉氣修士靈力不算太多,即使消耗過量用些丹藥也能恢復過來。
莫寒衣第一日上場,第二日休息,第三日就又有比賽了。
作者有話要說: 哎,好想大跳躍啊大跳躍。。。
好想見清渙啊見清渙。。。
我決定了,我要在下一章直接跳到最後一場!然後要立馬跳情節!見清渙!耶~
另外,我的文一直都是存稿箱君幫忙的,這幾天的都是2號寫好一起存的,因為我清明節要跟爸媽出去。。。6號的沒寫完,我5號回家寫,看能不能趕上了。。。
儘管咱的文看得人也不多,但還是要有責任心的對吧:…D
☆、
一路勝了下來,莫寒衣讓許多修士感到大大的意外。然而凡是看過比賽的,都認為他贏的絲毫沒有違和之處。
前半場互相試探,而後總是莫寒衣率先打破僵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擊敗對手。其暴風驟雨一般的連續進攻也震驚了觀賽修士,理所當然的,劍修的犀利進攻再次被眾人重視起來。
甚至於多年之後,莫寒衣發覺碧華宗劍修數量有所回升之時,仍然沒有想到這主要是他的功勞。
進入正賽賽程已有十幾日,眼看著莫寒衣已賽了八場,場場皆勝。如今積分為八,排名第一,只剩下最後一場。
而今日又有方若涵的一場比賽。當初第三日時,方若涵一上場就引起了全場轟動。她符合眾人心目中所有對於天才的定義。方若涵看上去只十七八歲,但各方面都有著成年人的成熟。年紀輕輕,修為過人;手段老練,果決利落。更重要的是,她生得一副好相貌。
評價一個女子時,外貌總是在潛意識裡佔據了不小位置。其實這也是對女子的一種潛在歧視,難以消除。
莫寒衣最後一場的對手就是方若涵。他心下已將這個對手列為了此次角逐賽最難對付的對手,卻並不是由於對方的實力。幾次觀賽下來,莫寒衣發現方若涵此人求勝心極強,又常常能超水平發揮。其經驗未必見得有多老道,卻總能在關鍵時刻找到對手破綻,一擊敗敵。
方若涵修為在煉氣十層,並不像其中幾名修士那般摸到築基的邊緣,而是剛剛穩固十層修為。莫寒衣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