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了開來。雙方迅速接近,隋軍還是要佔領那片高地。
剛剛自封為頡利可汗,正在躊躇滿志的突厥新可汗臉色一變。已經派出了一隻的騎兵,上馬衝了過來。
莫要忘記突厥兵力本來就多,隨意都能調遣一支人馬大亂隋軍的節奏。
李靖臉色絲毫不變,笑意吟吟的道:“看來我們這位對手的本事不弱!”口中下令,尉遲敬德和羅士信就接到命令,各自獰笑一聲,帶著本部人馬壓了過去。
他也是大隋的低階軍官,原本按照軌跡將會在雁門之圍的時候,第一次交結李世民。為後來入唐打下基礎。
而現在,大隋的國勢如日中天,看起來不可動搖。不論是尉遲敬德,還是其他那些日後的名將們,在這種情況之下。對於大隋自然都是忠心不二。尤其是和突厥這等塞外蠻夷作戰的時候!
兩人都是低階軍官,雖然被劉不已賞識。但是現在帶兵都不多,一個手下兩百,一個手下三百而已。
但是這個時候,都是絲毫沒有半點懼色,向著突厥的兩千騎兵衝了過去。
隋軍本部人馬,開始再次加快節奏,向前壓了上去。
兩千突厥兵馬可沒有直衝隋軍大陣的勇氣,尤其是在大隋軍陣不同的接近的情況之下。兩隻小部隊殺上來,那隻騷擾的突厥騎兵就退了開去。
頡利可汗看著大怒,但是也沒有辦法。他手下的軍隊,都是臨時拼湊起來,各按部落劃分。平時遊牧,戰時為兵。
只能算是半職業化的軍隊,根本就沒有可能完成太過複雜的戰術動作。下面大部分的部落也沒有全域性的戰略眼光,打打順風仗還是不錯的。但是卻不肯接受大的損失。
根本不可能指望著剛才那個小部落和大隋軍隊硬拼,尤其是大隋本部大部隊軍隊正在接近的時候。
從頭到尾,李靖就沒有太看得起突厥的指揮能力過。這是軍隊組織力的問題,就算李靖到對面去指揮,也不可能有太大突破。無他,都不是職業軍隊罷了。
而李靖現在指揮的可是大隋的禁軍,是募兵!打過許多仗,擁有太多中下級優秀將領的軍隊。
隋軍佔據高地,居高而望。隨著前進,原本還算整齊的突厥陣型早已經混亂不堪,一團團相距極遠。只有頡利可汗的本部人馬突出在最前,其他各部都是不肯直擋隋軍兵鋒!
莫要忘記了,那位倒黴的始畢可汗連同王帳都被隋兵一窩端了。這些突厥人說是心裡不犯嘀咕,那是怎麼可能?
也只有頡利可汗,為了新任可汗的合法性,或者是為了樹立威望等等,不管什麼原因。剛剛自立的頡利可汗沒有選擇,只能壓在最前。
李靖嘴邊露出一絲笑意:“披甲!”
這個時候,騎兵們才開始披甲。鎧甲太重,若是穿的太早,只會憑白消耗體力。也只有交鋒之前,才會披甲。
而一個優秀將領,判斷披甲的時機的本事,自然是不能缺少!
突厥人也開始加快了速度,做最好的交鋒準備。
當第一批突厥騎兵怪叫著,衝了過來的時候。李靖也發出命令,兩千他親手訓練的親兵也開始衝鋒。
騎兵交戰,最重要的衝刺力。沒有足夠的距離,戰馬根本就跑不起來,自然也不會有加速度。
突厥騎兵大部分都是輕騎兵,而且是正兒八經的輕騎兵。除了少數有著鐵甲之外,大多數都是皮甲。面對那種武裝到牙齒的中原軍隊,也就是一點心理安慰而已。
他們一邊狂奔一邊嘴裡發出各種怪叫,試圖執照各種恐怖的音效來嚇唬敵人。
然而對面的隋軍鐵騎卻是沉默不語,雖然只是兩千騎兵,然而卻像是一堵山峰一樣的壓了過來。人馬具裝,不論是戰馬還是騎兵,身上都被鎧甲給籠罩住了。
再加上密集到膝蓋幾乎碰到膝蓋的陣型,那當真像是一道鐵牆給壓了上去。
隋朝,華國最後的重騎兵時代!而進入唐代之後,這種重騎兵飛快的沒落被淘汰。
但是現在這種披甲重騎,配合近代騎兵戰術所形成的效果,那簡直就是碾壓一般的恐怖。
突厥人又不是傻子,高速接近,馬上射箭,表演了一番恐嚇和騎射功夫。馬上軟弱的騎弓,想要射穿重騎兵的鎧甲,簡直就是搞笑。
於是大多數的突厥騎兵還沒有交鋒,就開始扭頭逃跑。
戰場上出現了讓人驚掉眼球的一幕,氣勢洶洶的打著金狼旗幟的王帳兵馬,還沒有靠近隋兵就開始逃跑。後面的隋軍悶聲不響就在後面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