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紫貴”三個字,不只是說說而已。
張易擦拭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開始繼續寫第三句詩。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這句詩的前半句剛剛出現,一股讀書人特有的浩然正氣在整個考室裡激盪開來。張易的書箱的幾張草紙被吹了出來,他連忙放下狼毫筆,將其收好,以免掉落在考卷上,汙穢考卷。
第二句詩寫完,張易體內的文氣原本只剩下五分之二。可是隨著第三句詩寫完,縣文院中心的“春秋書”虛影上散發出一股浩然文氣,瞬間注入他的身軀。
張易體內文氣暴漲,損耗的文氣已經全部回滿,剩餘文氣灌注進他的心房。
張易感受到這股浩然文氣,閉目進入自己的心房。破舊心房當中那股微弱的白色文氣還在不停執行,修補各處破爛,當它發現這股浩然文氣,立即撲上來將其吞入,融為一體。
白色文氣原本只有頭髮粗細,吞下這股浩然文氣之後,變得有手指粗。修補牆壁和溼潤地面的速度明顯加快。
開啟心房,點燃心火,修補心房,是秀才的修行之路。等到牆壁修補完畢,乾枯地面變得平整,就能夠參加府試,考取舉人功名。
張易心房內的文氣修補速度明顯加快,但要是修補完成,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文氣回滿,張易面色微喜,他原本以為自己的文氣不足以寫完整首詩。誰知第三句詩勾動“春秋書”,產生浩然文氣,讓他有了充足文氣寫完整首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隨著張易的書寫,這首詩終於出現在考卷上。這一次書寫“天子”兩字,張易體內的文氣只是稍微減少,跟書寫第一句詩的時候相差頗大。
當“自強”兩字出現在考卷上,整個縣文院裡出現巨大變化。
張易書寫“勸學詩”第一句之時,“紙卷共舞”異象只出現在文院主考房內。可當這首詩完成之時,整個文院內,除了考生的考卷,所有的紙張都歡快抖動、所有的竹簡都跳動起來。
……
天三丙六考房,風重樓正在揮毫潑墨。他跟一般考生端坐答題不同,左腿踩在考桌上,右手則不停書寫,嘴裡還哼著不知從哪條煙花柳巷學來的小調。
正在風重樓漸入佳境之時,考桌左前方被硯臺壓在下方的幾張草紙突然跳動起來,將硯臺掀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