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3 / 4)

小說:大文宗 作者:絕對601

喜歡前來觀賞。然而鮮有人知的是,龍空山腹底之中,便是天地玄門璇璣閣。

龍空山下,璇璣閣。

羅候大馬金刀坐在石椅上,望向前方的躬身戰立之人,道:“武明空,你被天道定為文逆,此生不能再修行文道。好在你將武祖血脈融入己身,實力不退反進。”

“一切全都仰仗閣主護佑。”

此人正是武明空,他抬起頭來,雙眸之中滿是感激,微笑道:“屬下也沒想到,先祖竟然精通武道。”

羅候淡然道:“武祖算得上是位梟雄,他對武道的領悟不凡。你身為他的後裔,將他的血脈融入己身,激發自身武道潛力,這一切皆是你的機緣。武道與文道不同,能夠經受灌體之力,你如今有武王實力,等同於進士,你便做璇璣閣新任的勾陳星君吧。”

“多謝閣主!”武明空聞言大喜,頓時雙膝跪地。

羅候微微點頭,道:“張府後裔的血脈尚且缺失,紫薇出手數次,都被他安然逃脫,自己反而差點折損在李三思手中。你跟其有滅族之仇,這一次便由你出手。”

武明空瞥了一眼肩頭的憨厚小熊,道:“謹遵閣主吩咐,多謝您給我這個復仇的機會。我如今的實力,隨手便能夠滅殺張易那廝。”

************

南都居大不易,地大物博。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因其背靠南季山脈,受文運眷顧,自古就有“天府之成”的美譽。

史書記載:“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成者,終也!

南都雖不是大周皇都,卻是三千年前伏流建國之都。當時的秋府家主在徐若風張長弓兩位天之驕子的輔助下,悍然立國,終成今日的伏流上國。

十萬年來大陸最閃耀的人傑們,大多都在道一書院中參悟過春秋聖書。南都地處南季山下,這些人傑大多都在南都留下過輝煌篇章、市井傳聞以及不少名勝古蹟。

都江堰、文侯祠、懷草書堂、永陵、望江樓、青羊宮、文殊院、秋王陵、昭覺寺等眾多歷史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便坐落在南都各個角落。

翌日清晨,秋伊水早早便叩開張易的房門,笑盈盈邀約他一同遊歷南都。

“我自記事起就生活在浮雲天宮,南都美景秀絕天下,我卻從未認真看過。”秋伊水轉過頭對張易微微一笑,探出頭跟馬車外的小翠道,“小翠,南都十景,可一定帶羽公子好好看看。”

侍女小翠爽朗應聲,她終於知道這位年輕公子的身份。他在擇婿文會上的表現,至今都在南都傳頌,讓小翠心底對張易的印象極為改觀,越看越覺得張易跟六公主應當是一對。

張易微笑望著秋伊水,任由她安排自己的時間。兩人遊山玩水,好似比讀書修行還讓他心安一些。

古堰流碧,南都十景之首。

南季山是秋水的源頭。南都堰,則是伏流上國和南都城的源頭。

南都城因水而生,它因此成為一座城市性格的起源。一道堰,沃野千里,澤被千年,無壩、無字、無言,它已經不再是一個景點,它是以天下蒼生為念的大慈悲。堰是一座碑,碑是一道堰,飲水思源。

張易站在南都堰前,不由為前人的力量所震驚。這座南都堰將整個秋水分流,宛若巨龍攔江,只有最強大的工家大師才能鑄就。

秋伊水盈盈笑道:“站在它面前,就算大儒也會震驚。南都堰被稱作南都十景之首,卻鮮有人知,它存在的時候,整個伏流國都尚未出世。”

張易連連點頭,在小翠的介紹下,他看到離堆鎖峽、金堤夕照、雄關古道、玉壘仙都、寒潭伏龍、笮橋飛虹、玉女仙姿、岷山曉雪、寶瓶春曉等自然景觀,與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城隍廟等建築交相輝映,形成了山、水、城、林、堰、橋融為一體的千古奇觀。

果然如夫子所說,讀千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張易甚至在這些景觀的佈局中,看到數萬年前那些大能改天換地留下的殘影,參悟其中的陰陽陣法和工家奧秘。

……

馬車徐徐前行,自清晨至黃昏,張易陪著秋伊水將南都周遭的祠堂柏森、青城疊翠、草堂喜雨、江樓修竹、文殊朝鐘、天台夕暉、青羊花會、寶光普照全都觀賞完畢。

返回南都的途中,秋伊水拉著張易走出馬車。華貴馬車極為寬闊,外面亦設有座位,張易好奇望向秋伊水。

秋伊水玉手抬起,指向南季山一側,柔聲道:“那便是南都十景中的西嶺晴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