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殺了這無恥小人。”
第四百五十三章 遷都玉龍
秦無忌回到丹陽後,將鳳凰兒安置到神龍鉅艦上,特意為她選了一處安靜之地。
說起鳳凰兒的遭遇,諸女都是同情不已。秦無忌又說起她對趙子高那一片痴情之心,白櫻雪便動起心思來:“話說那北方趙國早晚要打下來,倒不如撮合她和趙子高,說不定可以順便和平解決了趙國。”
對白櫻雪這種和平演變的幼稚想法,蕭歡雲不屑一顧:“一國一土豈能相讓,趙國可不是越國,不但沒有偏安一隅,還與草原那邊曖昧往來,我看趙子高這人野心不小,你想的也太天真了。”
諸女在宮中本就清閒,聞言都是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
秦無忌趁機“逃”了出去,白櫻雪的想法固然幼稚,但他卻是十分心動。
只是鳳凰兒這一次萬念俱灰,又是容顏被毀,在秦無忌看來,她本就是心性高的性格,恐怕現在趙子高若是來了,她躲還來不及呢。
放開趙國這一頭,再想到暗中動作頻頻的越國,秦無忌更是頭疼。
他已是數日未見大臣們,秦國第二**考剛剛結束,司馬他們忙得焦頭亂耳,新任的禮部尚書卻上書,說起了遷都之事。
“就算不遷都,丹陽之名也要改一下。”禮部的理由十分充分,丹陽乃是前楚都城,素以文氣浩蕩聞名九州,這首先就與大秦好武的國策不適宜。
尤其是明月女王禪讓後,還住在天啟宮中。故國故都還有故人,與禮法上來說,也是不合適的。
秦無忌本無心做這遷都之舉,但司馬暗中諫言,現在大秦謀的是天下,丹陽的位置確實不太合適做國都了。
丹陽本就靠中部,按照司馬等人的建議,龍黃河附近的幾座郡縣都是可以考慮的。
自古定都,一定要總控八方,領馭國氣。
在這修士世界,四國的都城卻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儘量靠近宗門與龍子。
晉國晉陽,乃是在金剛山之下,受霸下龍子庇佑。楚國的丹陽,距離雲墨山也是最近的。甚至那越國廣陵,直接就和妙音閣合二為一了。
只不過現在龍子的影響力和力量都慢慢變弱了,所以選擇大陸最中間位置,又有龍黃河沿岸的肥沃之地,更是人口最聚集的地方。
秦無忌聽了諸人的建議,卻是忽然起念:“不如將新國都建在玉龍山下……”
諸臣都是大驚,不明白國君這是何意。
“蜀國是我們最大的威脅,將國都遷往玉龍山下,出城便是邊界戰場,那怎麼可以。”董仲書大聲道:“蜀國兵出嘉陵,十萬大軍不用半日就能突入城下,那國都真成笑話了。”
秦無忌哈哈大笑:“董先生說得不錯,但反過來一想,一出城門,我們就可直入漢中,正因蜀國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所以我才想將都城遷到玉龍山。”
範不韋眼中卻是神采飛揚:“都中無非戰之民,城中放馬,城外彎弓,這才是大秦的氣魄。”
他暢想的場景,卻是整個大秦國都之內,都是可戰之軍,城中可放馬,出城彎弓射日,氣勢如虎。
這是大陸四國從未做過的事情,可以說如果真做成了,西方的蜀國將每日都在噩夢之中。
遷都之事雖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援,但司馬,範不韋以及秦宗舊部,這大秦核心的親信都是全力支援。
七月時候,正是流火飛螢的夏日時節,大秦遷都更是熱火朝天。
以往國家遷都,最受苦的自然是無辜百姓,但這一次秦國遷都,只將書院與武院弟子,以及新建的大軍遷入,另有各地錢莊以及南海一部分工匠前往。
以飛艇與戰船為工具,丹陽之地願意跟隨的百姓也是一路暢通的來到玉龍山。
秦無忌將益陽,桂林,南海三郡重新規劃,稱為都郡,作為大秦新國都的周邊區域,這些地方將作為重點開發,秦無忌曾經設想的吸靈草甚至是交通規劃,都將在這一片區域展開。
這就相當於一次嘗試,益陽,桂林,南海三郡將作為新國都的後方基地。
新都城的命名,書院的遷入,這些都需要時間,秦無忌的目光卻瞄向了迷霧之海。
雖然迷霧之海外,那些外族之地並無修士,但資源還是不少的,放開大海的制約,便可去那些新大陸去獲取資源,這還是魯老石建議的。
曾在北方冰原與各族工匠一起建造過通天神塔,魯老石眼界大開,他見秦無忌和魯般若一心想飛上天空,去月上尋找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