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王芬坐在堂上,正恭謹招待著兩位好朋友,其中一位是著名黨人清流領袖、故太尉陳藩之子陳逸;另外一位更加了不得,乃是著名方士、好學博古、精通陰陽命理之術的地仙,青州平原人襄楷。
襄楷神算,名震天下,士子皆以能得其批語為榮,地位尊崇如王芬者,也不得例外,所以,王芬見襄楷親自登門,欣喜若狂,禮儀愈發恭謹。態度極為親善。
“先生至此,晚生寒舍蓬蓽生輝;求情不吝賜教。”
襄楷卻道:“王冀州言重,老朽不勝惶恐,此番冒昧前來,怎敢妄言賜教,僅要為生民請命,求請大人仗義出手,力挽狂瀾,拯救大漢江山。”
言罷,老道士翻身而起,朝著王芬拜叩行禮。
王芬大驚失色,趕忙站起身來攙扶道:“這……這如何使得,先生你快快請起……”
襄楷道:“老朽拜得不是大人,拜得是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如今大漢江山風雨飄揚,內有黃門、常侍把持朝綱,外有黃巾餘孽列土稱霸,國將不國,吾輩黨人,安能坐視?”
王芬聞言垂淚道:“吾豈不知局勢糜爛,漢室衰敗,雖有報國之心,卻無隻手補天的手段,宦官也好,楊燁也罷,此時皆深得陛下恩寵,卻是難以下手對付。”
正在這時,門外響起一個豪邁的聲音:“既然陛下如此昏庸,那麼不妨另換一個賢明的陛下!”
王芬、陳逸、襄楷聞得此言,都盡皆失色,正在詫異時,從外面昂然走入一男一女。
說話之人正是那男子,三十六七年紀,身高七尺五寸、堂堂儀表、滿臉威嚴,在其身後,跟著一名渾身鎖子銀鎧、不戴頭盔,金髮碧眼、身材頎長、美豔動人的西洋少女武將。
王芬、陳逸倒是認得這個說話男子,異口同聲而道:“袁本初,你何出如此無君無父之言?”
原來這位說話男子並非等閒之輩,他是三國演義中僅次於劉曹孫三家君主的絕世梟雄,被後世地球三國考據者,讚譽為“漢末宮鬥第一高手”,享有“四世三公”家世,按正常劇情會雄踞幽並青冀四州,駕馭北方七十萬雄兵的袁紹、袁本初!
袁紹朗聲道:“今社稷蒙塵,宦官專朝,政刑暴濫、禍延天下,此皆天子之罪;為救萬民、重安神器,當效仿伊尹、霍光,以建不世功德。”
第八十二章 袁紹
袁紹慷慨呈辭,但王芬、陳逸聽完只是冷笑,因為他們兩人皆是黨人中的領袖,與袁逢、袁隗平輩論交,怎會將這小字輩看在眼裡。
陳逸仗著乃父之蔭,開口搶白道:“效仿伊尹、霍光,憑汝區區屠戶麾下鷹犬也配?還要廢立天子,卻真是狗膽包天,若讓老夫告發了,治爾妄言之罪,看你袁家的顏面怎存?”
言中所指屠戶,指得是當朝何皇后的異母兄長,出身市井的大將軍何進,統領左右羽林軍,袁紹受其徵辟,深得信任,擔任了侍御史之要職。
陳逸繼承其父個性,認為“一屋不掃,難掃天下”,重視細節,不顧大局,因此既討厭宦官,也看不起外戚,說起話尖酸刻薄,毫不留半點情面。
王芬卻與袁紹交情深厚,早年就互相敬重,趕忙出言圓場道:“本初亦是拳拳救國為民之心,堂前戲言,豈做得數,陳公休要如此苛責。”
袁紹老謀深算、城府深沉,他聽著陳逸問罪之言,判若無事,彷彿對方說得不是自己,只繼續侃侃而談:“文祖公(王芬表字)威震北地,坐擁冀州,民心所向,執掌雄兵數萬,更乃天下名士,心懷至忠,眾所敬仰,您只須聯接豪傑,尋覓良機,登高一呼,事情之成必如推枯拉朽。”
陳逸還待再斥,卻被王芬暗止,其實此人心中早有不臣拿雲之志,袁紹巧言撩撥,正好勾引其野望。
王芬道:“廢立之事並非兒戲,就算某為救社稷,願行此事,也總須先擇可擁立之人。”
袁紹抱拳躬身道:“合肥侯,可為天子!”
合肥侯亦是漢室宗親,先王嫡系血脈,且廣有賢名,頗得士子的擁護。
王芬沉吟:“若合肥侯為天子,倒是一樁美事,只是……”
袁紹接著又道:“若文祖公願意當先振臂,何遂高與吾叔父,都必馬首是瞻。”
王芬愈加驚詫:“本初,如你所言,廢立之事,袁太傅、大將軍他們都會支援?”
袁紹道:“天下士子,不滿宦官久矣,天子又喚張讓為父,趙忠為母,與宦官休憩於共,難以分割;若要重振朝綱,掃除奸佞,就必須釜底抽薪,破而後立,廢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