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率領大軍前來,可是夢陵城依然沒有被攻破。在經過一番確認之後,他們才知道是一員將領率軍而來,想要給他們的增援造成騷擾。
北楚國的將士們一致認為只要擊退了龍向南的部隊,這支進行騷擾的敵軍也將不攻自破。畢竟若是隻留下他們一支隊伍在敵後,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憑藉五萬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對北楚國造成任何的傷害。所以李易天這支軍隊的作用就顯得有些不足,畢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五萬兵力實在過於少了一些。
再次抽調十五萬士卒以後,北楚國已經再無可以調遣計程車卒。除了各個城池的城衛兵以外,再不一兵一卒可用。
這一日在探聽了敵軍的援軍部隊已經開拔而來時,李易天終於開啟了龍向南交給他的密信。此時他們隱藏在一座深山之中,五萬人很快就在這裡建造了一片營地。
開啟密信以後,李易天快速的瀏覽了一遍。
“原來龍將軍的目地竟然是這樣的,看來他也是早有預謀啊!”李易天感慨一番,他也不得不讚嘆龍向南的大局觀,龍向南這樣一來幾乎帶動了全部的戰局。
在這處營地再次休整了幾日以後,斥候來報北楚國的援軍已經進發到百里以內,他們這次的數量仍然在十萬以上,二十萬一下的規模。這次領兵的主帥卻無人知曉,看面相竟是一位面生的稍微年輕的將領。
對於近在咫尺的敵軍,李易天卻沒有采取任何的進攻措施。這讓手下眾將感到十分的不解,但是李易天卻沒有要解釋一下的意思。在龍向南的指示下,這樣的做法也是龍向南所要求的。
這支十五萬人的敵軍隊伍顯然行進的十分謹慎,他們的主帥將斥候散佈得到處都是,若是李易天組織人手在這裡進行伏擊,定會被敵軍斥候第一時間發現。
“這員小將也非易於之輩,看他排兵佈陣的手法也是深得兵法精髓。”默默地注視著敵軍經過,李易天暗自好笑起來。
這些北楚國的將領縱然再過天資縱橫,也只是侷限於一場場的戰役,而龍向南的眼光卻能夠縱觀全域性,甚至將戰爭的利弊考慮到了結束戰爭以後的時間裡。這份高低深淺,一看便知。
李易天之前還在懷疑龍向南號稱無敵將軍似乎有些名不副實,現在看來他確實是一位深謀遠慮的軍事奇才。
任由大軍經過以後,李易天仍然率領五萬士卒在大山之中操練起來。
而北楚國的援軍一路上卻不得不謹慎小心,因為之前已經有東唐的部隊入侵了他們的城池。這就說明他們已經率軍進入了北楚的境內,隨時都可能對他們的援軍發動攻擊,因此他們的謹慎也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敵軍一直隱忍不發,那麼在北楚將領看來他們的伏擊地點就可能在任何一處北楚軍的必經之地上。這樣一來他們也只得處處提防,將行軍速度方面就放慢了數倍不止。
行軍速度放慢以後,軍隊所消耗的物資就會成倍的增加,後勤部隊的補給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畢竟他們不可能像李易天一樣,隨時隨地的進行洗劫行為。在自己的國土上,他們還不會這麼竭澤而漁。
在北楚援軍經過的這段時間,李易天所率的部隊一直潛伏不出。他們這支騎兵竟然絲毫沒有要騷擾對方的意思,甚至在敵軍經過的這段時間裡,李易天所部甚至刻意的沒有外出劫掠,使敵軍安然的直行而去。
十日以後,北楚援軍已經遠離了李易天所部。這時候李易天率領著五萬騎兵隊伍迅速的佔領了兩座城池,在瘋狂的劫掠一番之後,北楚的城衛軍不得不集中起來去與李易天他們決戰,試圖逼迫李易天率軍撤離北楚國城池。
而李易天也非常識趣的遠遁而去,一段時間內他們甚至失去了李易天部隊的訊息。李易天在劫掠到足夠的軍需物資以後也確實隱藏了起來,他率領大軍迅速的轉移了陣地,向著北楚國另一個地方進發。
一個月之後,北楚的援軍成功的進入了夢陵城。如此一來夢陵城更加的固若金湯,主帥楚鎮海也再次回到了夢陵城,有了楚鎮海的坐鎮,夢陵城中計程車卒們也都有了主心骨,對於守住夢陵城三軍都很有信心。
對於這一切的變動,龍向南也是不管不顧,似乎他根本就不在乎夢陵城的得失。這段時間以來,李易天所率的五萬騎兵也沒有再製造事端,北楚軍都以為李易天所部已經撤出了北楚腹地。
畢竟北楚援軍的到達對龍向南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李易天的部隊深入北楚國也不可能造成什麼實質性目的。在他們看來李易天所部迴歸夢陵城,要比領軍在外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