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深海艦隊,只會拿攻擊數量去耗損對方,也不懂得利用艦娘,導致艦娘出現一年時間了都還沒形成真正戰鬥力。
還有……雙方實力不對等關係。
直接面對高等級深海,地球真要像胡毅想的學天藍星那樣只依靠艦娘,只注重艦娘等級和全面發育,或許還撐不到現在各國海軍就先跨了。
這麼想想的話,或許也有胡毅自作聰明給各國喚醒了大量艦娘,結果導致科技樹分叉成長不良的原因有關。
胡毅有點拔苗助長了。
要是沒有這麼多艦娘讓各國看到希望,深海出現的兩年時間,說不定人類自己已經研究出另一種能對深海起作用的武器了呢。
不管怎麼說,無論胡毅在歐根親王號上如何糾結,戰鬥一直都還在繼續有計劃的進行著。
第一天的挫敗後,聯合艦隊馬上改變方針,以大肆撒幣的方式將戰局扭轉,成功殲滅了兩支深海艦隊,而自身損失對比消耗可以忽略不計。
這中間發生的各種驚險故事和感人畫面,拿給導演絕對足夠他們拍成一部震世影視作品。
現在,最後一支深海艦隊,也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擺在了所有人面前。
兩艘深海戰列艦,四艘深海戰列巡洋艦,深海主力艦隊中的主力。
所有人都還記得這幾天裡他們面對深海戰列級戰艦時的無力和恐懼,艦隊中八成的損失就是由之前幾艘深海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造成的。
就連第一次遭遇到的兩艘深海航空母艦他們都沒感覺有什麼難度,打掉航母的飛機,她們只成了僅有重巡火力的船棍,難啃而已,而不是觸碰不能。
戰列和戰巡不同……
這些漂浮在海面上的幾萬噸級戰爭堡壘遠遠超過了現代人對戰列艦的印象。
地球歷史上自從航空母艦出現後並迅速取代了支配過一次半世界戰爭的大艦巨炮時代,在人們的印象中戰列艦很厲害,但在航母面前她們應該毫無還手之力才是。
但沒多少人記得航母其實是在二戰之前就已經出現了。
忘記了當時已經頗受重視的小媽媽們在二戰爆發前和二戰初期是如何被大姐姐們花式吊打,一度被人懷疑航母存在的必要性程度。
直到對航母運用技術越來越成熟,讓小媽媽們從單挑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