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跟李淳年紀差不多的少年,神情激動,翹首以盼等待著考官的到來。
面對這決定命運的考試,幾乎沒有人不緊張。
深秋之際,天氣涼爽,因為這大廳四面通風,倒也沒有因為人多就悶熱難耐,李淳從籃子裡面取了清水,漱了漱口,斂氣凝神,漸漸地進入考試的狀態之中。
他並沒有注意到,在這一群緊張的考生之中,還有一道陰冷的目光,猶如毒蛇一般緊緊地盯著他的後背。
鄭大郎所坐的位置,在李淳的右後方不遠,從踏入考場開始,目光就不離李淳須臾,面色陰晴不定。
“肅靜!”
“肅靜!”
“肅清!”
這一次呼喝肅靜的,是準備發放考卷的考官,他們從側門而入,身後的小吏各自抱著一疊考卷。
考場安靜了下來,千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灼灼,停留在考官手中的考卷之上。
第一場考試,乃是道學經義,主要是要將九冊道書都背下來,考卷之中不少題目就是直接默寫,只要沒有錯漏,就可得高分。
府試難度不高,只有最後一道大題是考校對經義的理解,題目也都甚是尋常。
考試時辰一到,窗外傳來鑼聲,考官們不敢怠慢,立時開始髮捲,將每一張卷子都倒扣在桌面之上,此時考生還不能翻過來觀看考題,要等所有考卷發放完畢,第二聲鑼聲響起,主考下令之時,才能翻看,這也是為了公平起見。
李淳差不多在最後的位置,等他拿到考卷,時間也差不多了,他耐心等了約莫五分鐘的時間,就聽又一聲清脆鑼聲,隨即主考蒼老的聲音響起。
“諸位,可以看捲了!”
一片嘩啦啦的響聲,所有的考生都迫不及待地翻過了考卷,李淳定睛向卷面望去,果然與往年一般無二,前面數十處都是默寫,九冊道書,差不多各佔五處左右,他掃了一眼,都能背下,當下也不著急填寫,先將目光落在最後一道大題之上。
“咦?”
看到這道題目,李淳倒是吃了一驚。
整個考場之上,同時傳來一片倒吸涼氣之聲,只怕大部分的考生,都被最後一題難倒!
“肅靜!”
主考厲喝一聲,各種雜聲立時沒了,但每個考生都是如坐針氈,李淳可以清晰地看到前面那個女子的背上滲出冷汗,將外衣都打溼了。
“怎麼會出這麼難的題目?什麼叫做陰陽之亂?”
題目倒還是出自九冊道書中的第三冊,但這陰陽之亂四個字,本來書中就沒有註釋,更何談生髮研討?若是郡試之中出這樣的題目或許不算太難,但對於只是入門的秀才考試來說,未免有點太偏門了!
慶豐城歷年之卷,都不曾有這樣的情況,只怕大部分的考生都是措手不及。
李淳一開始也嚇了一跳,旋即又定了定神。
“不妨,前面的默寫不算太難,只要全對,這第一場考試分也不會太低,不至於影響到錄取,而且我既不會,只怕大多數人也不會,那也還是差不多……”
李淳定下心來,撇開最後一道大題,先穩穩當當將之前的默寫題做了,九冊道經他死記硬背了三年,而且之前的記憶當中,也有一些殘留,早已熟極而流,只要提了上句就能接上下句,一路寫來,倒是一氣呵成,沒有什麼磕磕絆絆。
題量不少,待他將默寫的部分寫完,差不多也已經用了兩個小時,時近中午,他瞧眾人還在埋頭苦寫,不少人抓耳撓騷,搜尋枯腸,心中更是篤定。
這第一場考試要到下午申時才結束,考整整一天,現在李淳還剩下一道大題,雖然不會,但也不用空著,可以想當然地作答,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他也不著急,先從籃子裡面取了餅乾出來,就著羊奶吃了,又吃了兩個柿子,這才打了個飽嗝,看看時間還早,趴在桌上假寐了片刻。
滿座考生之中,最為好整以暇的也就只有他了。
“那士子是誰?倒是有幾分名士風範……”
考官也注意到他,低聲向同僚詢問。
“那便是參加寒露之會的李淳,曾經一劍傷了信隱君,豈是等閒之輩!”
“哦?就是此人?果然了得!”
“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最後一道大題似乎沒有難倒他啊!那真是道武全才了!”
考官們看了試卷,也覺得最後一道大題偏難,實際上考生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李淳雖然還沒開始做這道題,但卻不慌不忙,考官們都只道他頗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