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獨守空房,寂寞地度過一個個漫漫長夜。到頭來,他卻為了那個賤人的兒子,殘忍地剝奪了自己最後的希望。
“皇上請回吧,臣妾如今是待罪之身,只希望皇上能看在多年夫妻情分上,不要苛待了無昭。他性子狂暴剛烈,皇上若是逼急了他,不知會做出什麼驚人的事情來。言盡於此,皇上自己珍重。”皇后轉過頭來深深看了丈夫一眼,隨後又閉上了眼睛。如果他真的連兒子都不放過,那自己就只能用那個了,皇后賀氏心中下了決心。
無痕篇 第四卷 亂局 第十章 託心
西北的事情最終以皇帝的妥協而告終,朝廷在六月初正式發文,革去風寰傑大將軍之職,召其回京述職,同時向甘肅、陝西和四川派去了欽差。至於風無昭則只是在詔書中蜻蜓點水似的提了一下,由其暫代大將軍,朝廷將在之後委任新人。然而,知情者都知道,底下的暗流卻更加洶湧。朝議時部分大臣的沉默就證明了這一點,以往鬧哄哄的朝堂之上只有幾個人如跳樑小醜般聳動著,皇帝一反常態的緘默很快讓所有人都醒悟到他無言的憤怒。幾個睿智的老臣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告病在家,其中就包括宰相海觀羽。
風無痕卻顧不上西北那頭,幾天前,他在舅舅蕭雲朝的幫助下重新編造了綿英的履歷,直接將他送去了福建。儘管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大變,但福建的狀況還是逐漸轉好,新上任的巡撫和藩臬二司官員面對著錯綜複雜的局勢,全都唯宋峻閒馬首是瞻,也讓這個一向抱怨掣肘過多的總督大人有些得意。不過,越羅兩家明裡暗裡也出了不少力,一切正在朝有序的方向發展。
轉眼過了七月,奉聖旨被鎖拿進京的郭漢謹和盧思芒也千里迢迢到了京城,監察御史連玉常出於謹慎考慮,並沒有讓兩人吃什麼苦頭,儘管押送計程車卒都認為這兩位倒黴的官員根本不可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連玉常並不認為那個號稱福建王的風無痕會對屬下棄之不理。萬一他們時來運轉,到時自己也好有個臺階下。識時務這一點就是他雖稱鐵面,人緣卻比鮑華晟好得多的原因。
按照律例,郭漢謹和盧思芒這等職銜的官員,如非皇帝親審或是另有旨意,則由大理寺會同刑部和監察院一起審理,因此連玉常直接把關有兩人的囚車送到了刑部。京城不比其他地方,看著那些百姓指指戳戳,議論紛紛的模樣,郭盧二人心中是既惱且恨,可惜此時連性命是否能保尚未可知,又怎麼敢發火,只能閉上眼睛熬過這段路程。交接之後,連玉常藉著向皇帝繳旨的名頭先行離開,只留了刑部尚書何蔚濤一個。
雖是面前兩人均是犯官,但何蔚濤是絕頂聰明的人,蕭雲朝最終還是把他推薦的奉元殊放到了福建按察使的位子上,那麼投桃報李,他自然要對郭漢謹和盧思芒客氣幾分。不過這等人犯關在刑部天牢實在不妥當,思量再三,還是決定將兩人送至大理寺監禁,那裡不像這裡亂哄哄的關滿了各色死囚,都是被黜或是犯事的官員,再者大理寺卿明觀前乃是蕭雲朝那一黨的,也可照看些。
郭盧兩人聽了何蔚濤的解釋,心中都是感激萬分,由於皇帝並未下明旨,因此自己的處境其實就決於幾個人之手,萬一在天牢裡受到些折辱,到時真的有苦都說不出。何蔚濤坦然自若地受了兩人一禮和道謝,這才遣了心腹將他們送到了大理寺。
明觀前早得了囑咐,因此直接吩咐幾個屬下將郭漢謹和盧思芒分別關押到了一個潔淨的房間,甚至還特意關照幾個獄卒不得怠慢,言語中流露出將來會有貴人探視的意思,嚇得幾個原本還想敲竹槓的漢子一個勁地點頭應承。正是這樣的上下打點,郭漢謹和盧思芒在獄中的生活比起普通犯官來說是天上地下,雖然沒有自由,但那幾個獄卒就像伺候老爺似的將兩人服侍得妥妥當當。
“郭漢謹和盧思芒已經到京城了?”風無痕眉頭一揚,“是幾時的事情?”
德喜垂手答道:“回殿下的話,就是今早的事情,府裡有兩個下人親眼看見的。”
風無痕揮手打發走了他,心中就開始思量此事的後續。儘管父皇並沒有下旨如何審理兩人,但依著慣例和之前發生的種種,恐怕此次要九卿會審,如果六部尚書加上監察院的鮑華晟、通政司通政使水天涯和大理寺卿明觀前,九人中自己能打通的最多隻能算三人,更何況最終決定權還掌握在父皇手裡,勝算實在是不高啊。他長長嘆了口氣,自己著實起步太晚也太低了,若是換了別個皇子,哪個沒有可靠的班子,而自己能倚靠的人太少了。
“殿下,不要老是想那些煩心事,用幾塊點心吧?”身後響起一個女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