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氏既然發了話,氓親王立刻幾步上前,跪地請道:“請太子殿下即刻繼位,以安天下百姓之心,以安朝局!”他這個德高望重的皇族尊長既然開了口,後頭跟著附和的朝臣自然不在少數,當下海觀羽和鮑華晟便上前扶起了風無痕,將其按在了御座上。這還不算,何蔚濤和越千繁立刻搶上一步,高聲道:“前有先帝遺命,後有群臣齊心,今日大事已定!”他們倆轉身面對群臣,又重重地道:“新君已然繼位,你等還不跪拜成禮?”
一眾知機的大臣立刻跪地參拜了下去,口稱“萬歲”不迭。而莊親王風懷起等人知道大局已定,儘管心下極為不甘,此時也不敢再作掙扎,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跪了下去,口中卻猶自胡亂含糊著。今日之事蕭氏本就做了完全準備,他們適才已是看到了殿外的動靜,即便言語上再佔上風,到時也難出這大殿一步,因此只得暫時隱忍。
風無痕泰然自若地受了百官的禮,他本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自然用不著那等固辭的一套,否則反而矯情。看到下頭一片黑壓壓的人頭,他心頭升起一股明悟,從此刻起,他就是這天下的主人,再也沒有人可以節制於他,御座上頭的尊貴莊嚴,儼然帶給他一種荒謬的感覺。
曾幾何時,那個只配在病榻上輾轉的皇子已然一步步成長到了今天,這一切,都是上天的補償,不,應該說是他和追隨他的那些能人異士付出無比努力的結果。
“諸位卿家都起來吧。”風無痕淡淡地吩咐道,“朕既然接了這個擔子,就絕不會讓外人輕易染指。”他安詳地端坐在御座上,只是用目光打量著眾人,“眼下有眾多事務等著料理,軍國大事也是迫在眉睫。但依著禮制,必須先定下大行皇帝的廟號和朕的年號。”他又目視海觀羽等人,彷彿在等著他們的回答。
海觀羽知道風無痕驟然登基,總還有些不自在,連忙上前一步奏道:“皇上所言極是。依微臣之見,先帝一生文武兼備,諸多功績甚至蓋過了本朝歷代皇帝,直追太祖開創基業的壯舉,因此,廟號不妨定為‘成祖’!”他抬頭看看風無痕,見這位新君微微點頭的模樣,知道他已然首肯了,心下不由更輕鬆了一些。
“就定‘成祖’吧。“風無痕目視群臣,見所有人都無異議,便開口認可了,“至於朕的年號,先帝在位時曾經與朕戲言過,‘豫豐’兩字是他老人家最喜的,結果沒有能用的時候,就留給朕使了。朕慮及先帝的慈愛,不忍辜負他的好意,年號就用‘豫豐’兩字。”
群臣聽得風無痕這樣一套大道理,哪裡還會辯駁,急忙口稱“皇上聖明!”從適才風無痕一系列的舉止中,有心人早就看出了這位主兒眼裡揉不得砂子的秉性,心頭都是暗暗叫苦。
“朕既然已經登基,按照禮制,先帝后宮諸后妃都應該晉封了。”
風無痕彷彿覺察到了後頭蕭氏射過來的目光,又宣佈道,“皇后乃是六宮之主,又是朕的生母,照例尊為皇太后,上尊號‘仁顯’,移居慈寧宮。”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晉封,恭惠皇貴妃賀雪茗晉封為恭惠皇貴太妃,其餘的貴妃則是晉封貴太妃,妃嬪也各有封贈。然而,這些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將不可避免地遷出原來的華美宮室,搬到西六所中所謂的壽康宮或是壽安宮度過餘生。
宛烈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皇后蕭氏於太和殿宣示大行皇帝遺詔,皇太子風無痕登基,是為豫豐皇帝。定大行皇帝廟號為“成祖”尊母后蕭氏為仁顯皇太后,冊封太子妃海氏若欣為皇后,太子側妃海氏若蘭為蘭妃,太子側妃越氏起煙為珣妃,太子側妃陳氏紅如為如妃,太子庶妃平氏為琬貴人。並下詔於豫豐元年開恩科取士,大赦天下。
PS:當初計劃的時候,沒有給風寰宇一點兵權是最大的失誤,如今看來他在明處的勢力太薄弱了,所以交鋒也就難以精彩。暗處的偷偷摸摸始終是小道,上不得檯面,唉!
無痕篇 第八卷 新君 第三十九章 相邀
風寰宇此時已是換了居處,昨日朝堂上的失敗讓他暴跳如雷。多年的苦心籌劃,卻仍然無法動搖朝廷的根基,畢竟,只能隱在暗處的他能爭取到的援手實在有限。可是,最令他感到不甘的卻是蕭氏的狡猾,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她居然能縱容風無惜作出種種假相之後,在關鍵時刻又倒戈向了風無痕。
“最毒婦人心!”他憤恨地吼道,“要不是這個女人臨陣變卦,又怎會敗壞了我的好事!”屋裡沒有一點聲音,他在此事之前就遣開了所有的精銳,連兒子風無凜也一樣不在身邊。不過,此時他卻已經後悔了。新君雖然已經登基,但還是立足未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