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殿大儒徐長靖望向方運,道:“方運,此事當真?”
方運淡然一笑,道:“當日參與妖蠻十餘人,為何其餘人沒有聯名,偏偏宗集與司馬合聯名控訴?”
一個刑殿大學士冷聲道:“刑殿問話,你回答便是。”
方運哦了一聲,以舌綻春雷道:“那我就細說此事,雷家、宗家與司馬合本就與我不合,在那祭壇大殿中,妖族聖子獅妄、古蛟侯、兇君等人慾聯手殺我。雷九、宗集與司馬合三人見死不救,退到遠處,幸好其餘聖院進士義薄雲天,為我阻擋來敵。”
雷家大儒雷廷榆張口道:“信口……”
刑殿大儒徐長靖猛地扭頭看著雷廷榆,一句話也不說,目光冰冷。
雷廷榆的聲音戛然而止,閉上嘴,不再多言。
徐長靖看向方運,微微點頭道:“繼續。”
“之後兇君蒙霖堂丟擲毒蛟龍珠,當時被毒蛟龍珠擊傷之人有二,一人是我景國張衡世家的張知星,離我極近。另一位就是雷九,他因為見死不救而退到離我較遠的地方。我得知兩人中毒後,便想起孔聖的話,‘親疏有別’,更何況先救近後救遠乃是常識,於是我救活張知星。之後我再去救助雷九,但為時已晚。”
第569章 猶豫
等方運簡單說完事情經過,景國人愕然,這哪裡是什麼過錯?
一個老秀才大喊:“非見死不救,乃天理迴圈,報應不爽!”
“是啊,這是老天有眼!”
“方運好樣的!你還去救了,換成我,憑什麼去救?”
“不親手打死雷九就不錯了,還救他?方運你就是太心善了!”
群情激憤,原本還擔心方運做錯事的人都開始幫方運說話。
奴奴兇巴巴地望著雷廷榆,氣得不斷揮舞著小爪子,要去抓撓他。
數十萬人或在嘴上罵,或在心裡罵,雖達不到千夫所指,但其中蘊含的民憤卻極為強大。
雷廷榆在姜河川面前沒有變臉,在兩聖交鋒的時候沒有變臉,但在此時此刻面色微變,隨後瞬間恢復。
刑殿大儒徐長靖絲毫不受影響,盯著方運的雙目,緩緩問:“你當時,心中可有遲疑?”
方運緩緩道:“‘子問公叔文子’,‘將西見趙簡子’,學生確有遲疑。”
景國幾位大儒忍不住微笑,姜河川是又好氣又好笑。
在場的讀書人都知道這是兩個典故。
第一個典故出自《論語·憲問》,全文是: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這段是講孔子聽了別人的話,問公明賈:“公叔文子先生不說話,不笑,不要錢財禮物,是真的嗎?”
公明賈回答:“告訴你的那個人說錯了。公叔文子在他應該說話的時候說話,所以人們不討厭他說話;他在應該快樂的時候笑,所以人們不討厭他笑;他在做了應該做的事後,才會收取報酬和禮物。”
第二個典故則出自《史記·孔聖本紀》,此事算是孔子在封聖前的一個汙點。孔子崇尚周禮,崇尚君君臣臣,但趙簡子則是權臣,幾乎可以說是奸臣,又收留了魯國的叛臣,在孔子眼裡大逆不道。孔子還曾抨擊過趙簡子的“鑄刑鼎”,認為趙簡子會讓晉國滅亡。
但是,趙簡子乃是那個時代的名臣,與孔子雖然有矛盾但兩人又惺惺相惜,以至於孔子在困難的時候,想要投奔趙簡子,雖然後來作罷,可此事卻證明孔子也曾猶豫過。
在場的讀書人聽完後自然知道方運也在影射《論語·陽貨》中的事。
姜河川本不想說話,但轉念一想,道:“你這頑童,怎敢提及孔聖?”
方運以舌綻春雷道:“孔聖對賢臣公叔文子的言行尚且存疑,對投奔名臣尚有猶豫,我要在毒霧之中冒著生命危險救對我見死不救之人,難道不能有疑慮嗎?”
“亂用聖典,強詞奪理!”慶國大儒宗文雄大聲呵斥。
但是,周圍的讀書人卻紛紛高聲叫好。
“道理一點沒有錯,連聖人都做不到的事,憑什麼讓方運做到?”
“慶國人,雷家人,你們捫心自問,若換成你們,可能毫不猶豫?”
無論眾人如何喝罵,雷廷榆與宗文雄兩人始終神色如常。
徐長靖點點頭,道:“你既然承認心中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