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的學生更易考中,要不是孔府學宮有各種限制,早就人滿為患。”
李繁銘如同嚮導一樣,不斷為方運介紹孔府學宮,最後來到一處樹木為牆的奇特地方。
圍成牆的古樹參天,最細的都有十人合抱那麼粗,而且古樹不符合常理地貼得很緊,每兩棵樹之間只露出很窄的縫隙,下面的樹根糾纏在一起,上面的樹冠交叉重疊。
站在這些古樹牆的面前,好似站在一片原始大森林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悠久古老的氣息。
“我聽說這些古樹是因聽孔聖講經而有萬年之壽,被稱為樹先生?”方運一邊走一邊看著這些古樹。
李繁銘笑道:“對,孔府學宮所有的古樹都是樹先生。歷代眾聖都有在孔府學宮講學,這些古樹聽得多了,就變得有些不同,要是有好的詩文出現,必然樹冠齊動,落葉繽紛,被眾人戲稱為搖頭晃腦樹先生。詩文越好,落葉越多。每次半聖講經,必然掉光樹葉。”
“有趣。”方運道。
方運聽到樹牆裡面隱隱傳來雷聲,心中奇怪。
走了一陣,樹牆被兩根石柱分開,石柱之間有五丈寬,形成一道門。
“裡面就是泗水院。”
眾人陸續進入門內,就見裡面是一個小廣場,擺滿了桌椅,足以容納萬人。
近處有數百張長桌,許多人坐在桌邊。再往裡面,則有數百單人矮桌,大半都坐著人。
方運剛進入門內,就感到才氣鼓盪,呼吸有一些不暢,但很快恢復,只是耳邊嗡嗡直響。
方運這才明白為什麼裡面有雷聲,泗水院太大了,許多人在消耗才氣用舌綻春雷談話,裡面有上千人,可有上百人在用舌綻春雷,哪怕都刻意控制範圍,也如同雷鳴同響,不是舉人根本沒有辦法徹底分清誰在說什麼。
走了幾步,有僕從走了過來,恭敬地道:“請諸位出示文會請柬。”
李繁銘等幾個世家子弟拿出請柬遞給那僕從,其餘一些人雖然沒有請柬,但也可跟著進場。
在找長桌的過程方運才發現,這裡不是舉人就是進士,甚至還有翰林和幾位大學士,秀才只有零星幾個,而且都是十一二歲的樣子,看來是世家弟子出來遊學的。
第197章 中秋文會(上)
這裡的人太多,沒多少人在乎這十多個舉人加一個秀才,而景國來人很少,江州人就方運一個,沒人認出方運。
認識李繁銘的人倒很多,不過和李繁銘打招呼的人大都嘻嘻哈哈沒個正形,怎麼看都像是一起喝過花酒。
方運等人找了一處空著的長桌陸續坐下,長桌上除了一些小食還有一隻傳音海螺。
眾人一坐下就閒聊起來。
“其實文會人少才好,人一多就沒了趣味,都是一個模子。你們看吧,這次文會無非是和以前一樣,幾位大學士說一些不重不輕的話,然後有誰願意寫詩詞一較高下,就把自己準備許久的‘新’詩詞交上去,最後以那些天才和世家子弟炫耀吹捧結尾。當然,若是出了好詩文,倒也是一件美事。”一個豪門弟子笑著發牢騷。
“我們就是陪襯嘛,習慣了。可這種文會是孔家發下請帖,能接到就是面子,還不能不來。其實我也不喜歡這種大文會,關鍵是爭文名爭不過那些天才,更何況,舉人進士一起文比,咱們這些舉人怎麼比得過那些進士?”李繁銘笑道。
眾人聊了一刻鐘,陸續有人進來,不時也會有人過來問候見禮,而李繁銘等人也會遇到熟人,不得不離開,不多時回來,過一陣又要離開。
有的人離開後回來很高興,有的人似乎遇到什麼事,臉色有些不好,偶爾偷偷看一眼方運。
方運誰也不認識,倒也清閒。
不多時,方運聽到有人喊詞君來了。
身為當今四大才子之三前來,眾人紛紛起立,等詞君坐到幾位大學士那裡,眾人才紛紛落座。
方運望著詞君,相貌平平,但一舉一動都有特別的韻味,極為醒目。
方運點點頭,詞君很合適成為本次文會最重要的人物,若是大儒前來就顯得太隆重,又不是明日的十國聖墟文會。
不多時,李繁銘匆匆走過來,低聲道:“你們景國公羊世家的人來了。”
方運眉頭皺起,公羊世家當年也是鼎盛世家,但自東漢後一直難出人才,便衰落下去。公羊家和左相關係密切人盡皆知,甚至有人懷疑公羊世家與慶國勾結,不過比較公正的說法是公羊家現在正搖擺不定,雖然半聖世家無所謂叛國,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