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其中有官封者達十八人之多,朝廷的官爵還有尊嚴嗎?李邦彥,市井浪子,以謳諺得寵,憑蹴鞠當上了宰相,懂得什麼朝政!此等奸佞執權,國家能不滅亡嗎?現時,金兵威逼城下,李邦彥、梁師成對外屈服,與金兵訂了城下之盟,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貢以金銀千萬兩,以食飼虎,簡直是賣國!對內殘害忠耿之士,罷免李綱大人和种師道大人的兵權,簡直是投敵所好!蔡京、童貫不除,社稷難保!梁師成、李邦彥不死,大宋必亡”
這是大宋王朝建國一百六十年來從未有過的京都大騷亂,也是孤城日落哀境中民心憤怒的大爆發。人群震怒,高呼“除此六賊”。陳東破指滴血成書,其書曰:
李綱奮勇不顧,以身任天下之重,所謂社稷之臣也。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趙野之徒,庸謬不才,忌嫉賢能,動為身謀,不恤國計,所謂社稷之賊也。陛下拔李綱為執政,中外相慶,而李邦彥等疾如仇讎,恐其成功,因緣沮敗,歸罪於李綱。夫一勝一負,兵家常勢,豈可遽以此傾動任事之臣。且李邦彥等人必欲割地,曾不思河北實朝廷根本,無三關四鎮,是棄河北也,棄河北,朝廷能復都大梁乎?又不知割地之後,李邦彥等人能保金人不復改盟否也?李邦彥等人不為國家長久計,又欲沮李綱成謀以快私情,罷命一傳,兵民騷動,至於流涕,鹹謂不日為敵擒矣!罷李綱非特墮李邦彥等人計中,又墮敵計中也。乞複用李綱而斥李邦彥,且以閫外付种師道。宗社存亡,在此一舉。
陳東的“血書”交宣德門禁衛呈入,人群秩序尚肅,伏闕高呼:“請見李右丞!請見種宣撫!”適李邦彥帶隨從護衛趾高氣揚由宣德門出,人群擁前論理,李邦彥以勢壓之,眾怒而數其罪狀,且欲毆之,李邦彥捷足逃免。時皇帝趙桓遣內侍吳敏出而傳宣:“李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