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4 / 4)

王安石的兒子王雱,卻不似王安石那樣的糊塗和寬厚。“小聖人”畢竟是經過七年“變法”風暴陶冶的,他有著年輕人的敢愛敢恨、簡單魯莽,有著年輕人敏銳的判斷力和強烈的報復心。

二叔王安國的憤怨而死喚醒了王雱對呂惠卿“奸巧陰毒”的警覺,父親再起後尷尬的處境引起了他對呂惠卿“反目相噬”的憎怒,呂惠卿欲置父親於謀反案的喪心病狂引起了他不共戴天的仇恨。他憑藉著父親的人望,活動於諫官、御史之中,暗暗進行著反對呂惠卿的串連,並贏得了御史蔡承禧等諫官御史的支援。並以“諷刺”、“威逼”、“利誘”等手段,制服了依附於呂惠卿的御史中丞鄧綰,為呂惠卿佈下了“天羅地網”。

三月二十三日,在延和殿午朝上,御史蔡承禧上呈奏表,突然發難,率先向呂惠卿進行彈劾:

呂惠卿弄權自恣,朋比欺國。如章惇、李定、

徐禧之徒,皆為死黨。曾(日文)、劉涇、葉唐甏、周

常、徐禧之徒,又為奔走,此奸惡之尤大者

蔡承禧一舉震動了朝廷,不滿意呂惠卿所作所為和同情王安石的諫官、御史紛紛起而響應,午朝成了揭發呂惠卿的控訴會,延和殿裡掀起了一股彈劾呂惠卿的浪潮。同平章事韓絳推波助瀾,挺身而出,也把一份彈劾呂惠卿的奏表放在皇帝趙頊的面前:

惠卿奸巧,路人皆知。執政兩載,黨羽已成,

現朝政中梗而難以上通下達,乃惠卿佈局之密,風雨

不洩。臣深感惶恐

呂惠卿在突襲的風暴中大為慌神。

皇帝趙頊把審視的目光移向了呂惠卿。

御史中丞鄧綰,為了避免與呂惠卿一同下臺,藉機向王安石表示“一度背叛”的懺誨,在宰相韓絳站起彈劾呂惠卿之後,他便轉過頭去向呂惠卿“反目相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