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聽戲的人心碎?不把他們揉得心碎腸枯的,癱子村人是醒不過來的。”
“那我這出戏純粹是為你鄉政府、為你王鄉長唱的喲。”陶月婷說。
“呵呵,各人打各人的算盤。你是行家,不能否認吧,這是出難得的好戲。你陶老闆有好戲演,不正是你夢寐以求的麼?我鄉政府透過戲也講了不方便講的話。一箭雙鵰啊。他梅氏最有出息的祖先腦漿塗地也沒辦成的大事,我們正替他在辦呢。”王清舉說。
“真是官有官的計,戲有戲的腔。”陶月婷說。
傍晚,王清舉帶著戲本子,悄悄找到了七姑。他不想在戲開演前,驚動村裡的人。在臘八炕頭的昏昏煤油燈下,他逐字逐句地把戲本子讀了一遍。他念得入情入調,有幾個要害的段子,是哽咽著念下去的,一旁的郭建輝秘書不住地抹著眼淚。出乎他意料的是,七姑從頭至尾,既沒掉一滴淚,也沒插一句話。戲本子一直唸到深夜,土匪臘八早已酣然熟睡。這個老太太臉上的表情卻紋絲不動,讓王清舉心裡發怯。來癱子村的路上,王清舉就感到心裡沒個底,他對郭秘書說:像七巧鶯這樣的女人,當初紅得發紫的一個角色,竟嫁給了一個八輩子洗不淨腳底汙泥的農民,幾十年又一聲不吭地熬過了,楞沒唱一句,這可不是一般的剛性子。不容易猜透,也不是隨隨便便能招架得了的。郭建輝點頭稱是。
戲本唸完了。七姑輕描淡寫地說:“我演。這是一出好戲。”
王清舉激動地說:“你老人家能應承下來,我這心底就踏實了。梅祖師爺的一生很有傳奇色彩,性格又那麼剛強,我怕一般的演員把握不好分寸,這出戏是戲臺重建的第一齣,我們可不敢放啞炮。”
“就算我還給我爹的骨肉債吧。”七姑說。
王清舉索性就把話挑明瞭,說:“你老人家心底裡亮堂。其實排這出戏,鄉里也是煞費了苦心。你們臺上唱的戲裡,鄉里抓的是戲外。癱子村搬遷是梅祖師爺的遺願,我們幹成了這件大事,也是安慰了祖師爺的在天之靈呢。”
“嗯。”七姑說。
陶月婷拎著幾籃水果來到臘八家,說要陪師父吊吊嗓子。拉魂腔的戲裡,夾著許多長調。這種長調講求的是音高亢、餘音長、聲質純、音色亮,頂尖的拉魂腔戲子在屋內啊的一聲長調吐出,那聲音像一條受驚的游龍噌地竄上屋頂、被屋頂輕而有力地彈回,又偏不甘落地消散,便繞著房梁婉婉地旋轉起來。這拖出的繞樑之音並不明顯地減弱,到了尾巴的部分收得須乾脆、有勁,不留雜質。所以戲班子裡有句行語叫“辯拉魂,瞧尾巴”,講的正是這道理。七巧鶯年青時,戲場子再嘈雜,她啊的一聲長調丟擲,像一條驚詫的閃電遊過,又像一條鞭子,抽得所有聽戲客刷地一下全靜了下來。當那聲音雪亮的尾巴,像摺扇一樣被刷地收攏,戲場子便爆出雷動的掌聲。陶月婷心裡明白,自已在臺上練了二十年,後來雖然在生意場上嘻笑怒罵地瞎混,私底下並沒敢荒廢功夫,可就是這樣,長調的功底也沒有練得特別的紮實,有時候,心情稍不契合或是感冒發熱時,長調的尾巴便拖得軟蔫蔫的,細聽之下,像高速滾動的舊輪胎在暗暗地絲絲漏氣。這在拉魂腔的行家眼裡,是胸腔的氣力不夠淳厚所致。七巧鶯當年以長調名噪一時,沿淮一帶老人至今仍說:“七巧鶯長調一拋灑,淮水也似流得慢”,意思是河水也彷彿在攢著性子傾心聆聽。但如今,她畢竟已是七旬老人,日常說話的音色雖然仍是比常人亢亮婉折,但能否真的頂得上去,自已心裡也揣揣地沒個底。《梅修山夜闖總督府》一齣戲中,絕大部份是主角一人的戲,又串的是老生角,即便是年青戲子,一場撐下來,也免不了的大汗淋漓,脊骨麻僵。好在這出戏中,並沒有翻懸空跟頭、跑馬鬥槍的硬戲,不過按一個七旬女人的體力,也實實在在地難為她了。
沒料,師父狠狠地白了一眼說:“怎麼?信不過師父這把老骨頭?要不要讓我吊一聲長調,叫你考考?”陶月婷一聽這話,知道師父心裡藏著些複雜的心情,便放下水果,快快地離去了。
陶月婷一走,七姑麻利地關緊門窗,進了內屋。她掩低著嗓子悄悄地就試了一聲長調。這一聲,距離她在灘頭臺上的演出,已隔了悠悠五十載的光陰。這光陰,像一條漫長的黑暗穿山甬道,她知道光亮與自已隔著厚厚的土石層,她只盼骨肉中積著的力氣能熬到它的盡頭。此刻,彷彿就望到這盡頭的光線了,她忽地有點心浮氣躁。憋得低低地,啊的一聲吐出,立刻感到了心慌頭暈。她扶著衣櫃上的大鏡子,呆呆地盯著鏡中的自已,心想:歲月沒有饒過世間的每一個人,又怎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