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天眼-彭見明 作者:絢爛冬季

能說。

了凡說:那我不能接受。我們不能不明不白得人好處。

那胖子差不多就要哭了:那你就把我搞慘了,這事你要是不接受,就等於把我的飯碗給砸了,老闆馬上就會把我給辭了。這樣吧,看在我的一家四口靠著我的這份工作的份上,你們先住下來,哪怕只住一宿,第二天走人都行,你要讓我把這差交了。

話說到這一層,老何心軟,就答應先住下來再說。

胖子要何了凡在新城區熱鬧的地方找個房子,人氣旺就好做生意,不要考慮錢。而何了凡卻在老城區選了個偏僻的地方,理由是他怕熱鬧,其實他是不願意多花人家的錢。流星巷在半山,推窗可見河,又聽不到汽車的聲音,實在是個好地方。

流星巷的巷口拐角處,有個叫“胡記”的南雜店,是一家很老的店子,這家百年老店一直姓胡。解放的時候,這家店子曾經充過公,後來因胡家出了個烈士,又把這家小店還給他們了。

胡記有好酒,酒歷來是自家釀的高粱酒,他們從來不賣其它酒,有錢賺也不賣。一隻可裝十來斤酒的青花瓷壇就擺在最顯眼的地方,旁邊放著兩隻自制的竹筒。一隻竹筒盛一兩,另一隻竹筒盛二兩。有人來打酒,壇口上用粗棉布包著穀子的壇蓋被移開,長把的竹筒伸進壇口,咚的發出一聲美妙的聲音,這酒香便盪漾開來,自壇口溢位,那好酒之徒便開始吞口水。這樣沽酒的方式、這種竹筒打酒的美妙聲音,大概持續了百把年了,胡姓後人絲毫也不想改變它。

自何了凡入住流星巷後,他便是胡記的老顧主。只要在家,天天必到,風雨無阻。每天早晨醒來,他匆匆抹一把臉,便風急火急往外跑。還隔著店子十來步,他必發出一聲響亮的咳嗽,提醒胡記的守店人:他來了!每聽到這個咳嗽聲,胡記的人便要放下手中的活計,飛快地揭開包著稻穀的蓋子、飛快地將盛二兩高粱酒的竹筒“咚”的一聲沉入酒罈中,當酒香直衝出壇口時,何了凡的鼻子就準確地撲在壇口上了。竹筒迅速將酒提了上來,這時何了凡便自己動手抓過一隻古老的青花酒碗。待酒徐徐流入杯中,何了凡兩眼炯炯發亮,呼吸越來越快,給人的感覺是這酒要是還慢一拍倒入碗中,他就會支撐不住倒下去。當竹筒滴盡最後一滴液體,口朝下被高高舉起時,何了凡那隻手激動得顫抖著,將青花酒碗款款地送到嘴邊,只聽得“咕咚”一聲,二兩高粱酒便被那搶劫犯似的喉嚨一下悉數送進肚中。當何了凡確信這酒的元氣被迅速地送到了五臟六腑時,他才長長地噓出一口氣來。於是,嶄新的一天便展現在眼前了。

何了凡也能一口氣說出五糧液、茅臺、西鳳等等幾個老酒牌和新酒牌。但說歸說,他愛喝的還是胡記自釀的高粱酒。老胡祖籍也是十八里鋪,小時候在十八里鋪生活過,老胡深愛著十八里鋪的高粱,這高粱是千辛萬苦從石頭縫裡長出來的。用這等高粱蒸出來的酒自然不同一般,每年高粱成熟時,老胡便要上門去收購高粱,十八里鋪的高粱基本上只能供老胡家蒸酒用。品著胡記的手藝、想著老家坡裡高粱的倩影、回憶著夜半斷斷續續響起的趕野豬的竹梆筒聲,那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呵。

何了凡喝完酒,趕緊到巷子對面的老湯家吃麵,為什麼要趕緊呢?要依仗這麵條把酒氣壓住,不許它從喉嚨口跑出來。

在百八十里街,何了凡只習慣喝胡記的酒,只吃老湯店裡的面。兒子何半音既不喝酒也不吃麵,他愛的是包子。何了凡喝好酒吃好面後,便給兒子帶幾隻包子回去,兒子喜歡糖包子和肉包子一起吃,父親便給他帶兩隻糖的兩隻肉的,半音將四隻包子拍成一個大餅,慢慢品味。

老胡和老湯讓何了凡記賬,一個月結算一次,了凡覺得這樣也好,省事。頭一個月何了凡去結賬時,老胡和老湯說有人給結走了。說是那個給他們租房的胖子來結走的。老湯還補充說,這位不願公開姓名的老闆委託他從此以後供應何了凡父子的大米、油和藕煤,並三天送一斤豬肉和一斤雞蛋。沒了就送,不要浪費,也不要空缺。

老湯說:這事你們兩爺崽要配合我啊,什麼時候沒有米了,沒有油了,沒有煤了,一定要告訴我,我馬上給送過去。人家給我做了生意,還額外給了我報酬,我也答應了人家一定會做好的,不要讓人家說我不守信用呵。

老胡說:你那個房子,人家把五年的房租全付了,那個房東笑得只差沒掉下巴。

何了凡說:不能這樣老得人家好處,勞煩二位給我們辭了。

老湯急了:那你就把我們害苦了,我和老胡都已經答應人家了。

何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