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局審問時,寫了一份自供文書,將真相洩漏,結果未能如願。悻悻然的日本人只好作罷,另尋挑釁機會。
8月9日傍晚,日軍海軍陸戰隊軍曹大山勇夫和水兵齋藤要藏肩負偵察使命,駕駛軍用摩托車強闖虹橋機場,遭到化裝成保安隊的中國衛兵阻攔,日兵竟開槍射擊,打死一名衛兵,中國士兵憤怒還擊,將兩人當場擊斃。這起事件被稱為〃虹橋事件〃,也稱〃大山事件〃,遂成為淞滬會戰的導火索。
事件發生第二天,中日雙方就此事開始交涉和談判。日方代表蠻橫提出:中方撤退上海保安部隊,撤除所有防禦工事。上海市長俞鴻鈞秉奉蔣介石之命,嚴辭拒絕。此時,日本已經做好大打出手的準備。第3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命令日艦開進黃浦江、長江各口岸,所屬分艦隊緊急開赴上海待戰,同時命令在佐世保待機的海軍第1特別陸戰隊以及其他部隊增援上海。日海軍中央部更是明目張膽地叫囂:〃現在到了只能用武力解決事態的時候了。〃
鑑於風雲突變,敵人磨刀霍霍,張治中深知戰爭勢不可免,與其坐等捱打,不如主動出擊。8月11日晚9時,張治中發出命令:第87師一部進至吳淞,主力進入上海市中心;第88師前進至北站與江灣之間;獨立第20旅一部進至南翔;炮兵第8團及炮兵第10團第1營進至真如、大場;第56師和炮兵第3團第2營則從南京、嘉興等地兼程趕往上海,以增加駐軍實力;劉和鼎任江防指揮官,指揮第56師和江蘇保安第2、第4團防守寶山西至劉海沙江面,主力控制於太倉附近。當日深夜,張治中率指揮機關離開蘇州,移駐南翔。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此時命令第18軍、第6師、第98師、胡宗南第1軍2個師、第58師和第51師等部隊向南京、上海方向集中。海軍奉命以商船沉於十六鋪,封鎖黃浦江,以防止日艦溯江向上遊進攻。
從〃虹橋事件〃發生後至8月12日,日軍已陸續在上海聚集艦艇30餘艘,飛機100餘架,多種口徑大炮約40門,坦克、裝甲車各20餘輛,作戰兵力有駐滬海軍陸戰隊及漢口撤滬陸戰隊約3000人,在鄉軍人3700人,艦載機動兵約1600餘人,加上各艦已登陸增援部隊2100人,兵力共約1萬餘人。稍後,更為強大的後援部隊源源不斷趕來。
上海上空戰雲密佈,空氣中似乎已瀰漫硝煙的味道。中日雙方在這個多災多難的城市的一場大戰,業已刀出鞘,箭上弦,一觸即發。
//
*第二章戰況總覽
1937南京召開國防會議日軍施放毒氣進入吳淞口的日本軍艦 〃淞滬會戰真正打響始於1937年8月13日,從過程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圍點攻堅、轉入防禦、全線撤退
…
圍點攻堅
…
淞滬會戰真正打響始於1937年8月13日,從過程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圍點攻堅、轉入防禦、全線撤退。第一階段是圍點攻堅,從8月13日起至9月中旬,中國軍隊向盤踞在上海的日軍據點發動進攻。但是打響第一槍的卻是日軍。8月13日上午,雙方先頭部隊在虹口八字橋猝然相遇,引發交火,隨即,停泊在黃浦江上的日本軍艦開始用艦炮轟擊閘北,海軍陸戰隊一隊由天通庵和橫浜路方向越過淞滬路衝入寶山路,向我駐守西寶興路的王敬久第87師、孫元良第88師進攻,中國軍隊立即予以還擊。大上海繁華地段不復往日興榮景象,槍炮聲大作,濃煙滾滾,城市轉眼變成炮火紛飛的戰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最大規模的淞滬會戰由此宣告開始。
為搶得戰爭主動權,趕在日本援軍到達之前消滅駐滬敵人,國民黨組織淞滬作戰部隊第9集團軍於次日對上海市區之敵發動全面進攻,同時出動空軍,轟炸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匯山碼頭及海面艦艇。其攻擊重點最初為虹口,後轉向公大紗廠。經數日苦戰,第87師佔領滬江大學,第88師佔領五洲公墓、寶山橋、八字橋各要點,日軍於16日退守江灣以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為中心的據點,依憑堅固工事頑抗,中國軍隊雖英勇作戰,人人爭先奮力殺敵,無奈缺乏重炮,對敵工事不能實行有效摧毀,加之敵又有艦隊強大火力支援,中國軍隊往往屢攻不克,無功而返。且自身傷亡很大。8月14日,負責指揮進攻日軍的第88師264旅旅長黃梅興陣亡,為開戰以來中國軍隊犧牲最高階別之軍官。其旅傷亡1000餘人,連排軍官幾乎損失大半。
除在地面戰場短兵相接,雙方在海上、空中也展開全方位較量。中國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