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代理商接受了長江的產品,並 與李嘉誠簽訂協約,還付給一些定金。 長江獲得轉機,生產蒸蒸日上,李嘉誠不再為發薪而捉襟見時、愁腸 百結,他尋思更大的發展。 李嘉誠雖是山寨廠業主,但不是那種舊式作坊的老闆,他始終把眼光 盯在國際市場上。李嘉誠訂購了大量雜誌,其中不少是英文雜誌。模擬是 當時人們的消費時尚,李嘉誠透過雜誌畫頁,瞭解歐美家庭的器具玩具, 然後再選擇一項,用塑膠代替原來的鐵木結構製品,交代理商推向國際市 場。 歐美家庭的客廳、睡房、露臺擺滿了爭奇鬥豔的花卉,給李嘉誠留下 深刻印象。他設想:花開有季節性,還要天天澆水,並且要相當的技術, 歐美人整天忙於工作娛樂,一定煩不勝煩。如果能製成塑膠花,一定大受 歡迎。
… 頁面 179…
可依照當時的技術,用塑膠製成以假亂真、價格低廉的花卉,被認為 是不可能的。 1956年歲末,李嘉誠像往常一樣,臨睡前翻閱雜誌。這首先得感謝他 長年自修了英語,躋身塑膠業後,他對塑膠的專業術語爛熟胸中。 他立即被英文版《塑膠》慘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義大利的一家 公司,用塑膠原料製作的花卉,維妙維俏,成本低廉,準備大批次投入生 產,行銷歐美市場。 一開春,李嘉誠乘機飛赴義大利取經。 他知道一種新產品甫面市,廠家都會把生產技術視為機密。於是李嘉 誠就以香港進口商的身份,到一家塑膠花廠購買樣品,參觀生產流程。李 嘉誠恨不得長十雙眼睛,一回到旅社,就把所見所聞記在本子上。 李嘉誠還泡圖書館,收集點滴資料。 義大利有幾個生產塑膠花的廠,李嘉誠就上其中一家廠打工偷師。下 班後,他就把剛結識的技術工人拉到當地中餐館,一邊介紹中國菜餚,一 邊向他們取經。 李嘉誠乘機回程,帶了幾箱子樣品、資料、報廢的模型,和滿肚子塑 膠花生產要素。 一回到香港,胸有成竹的李嘉誠立即著手研製塑膠花,隨即,把長江 塑膠廠改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由於豐嘉誠已拿出樣品,招股很順利,他 獲得不少資金,立即投向訂製模型、購買原料、招聘新員工。 李嘉誠捷足先登,率先將價廉而又逼真的塑膠花推向市場。其時,香 港的塑膠花製造業尚處於胎動期,待各廠家的塑膠花問世,長江的塑膠花 已鋪滿了香港市場,並打向國際市場。 香港的普通居民家庭都插上了塑膠花,許多私家車和計程車的駕駛座前, 也懸掛一串鮮豔玲瓏的塑膠花束。默默無聞的李嘉誠名聲鵲起,成為香港 的“塑膠花大王”。 赴義大利偷師取經的李嘉誠,在回港的一年多時間,賺取了他一生中 的第一桶金——盈利100萬! 再上臺階 長江的塑膠花供不應求,瓶頸也由此而出現。生產裝置簡陋、資金有 限,無法按預定規劃擴大生產規模。 正當李嘉誠為難之際,有位英商看中了長江的塑膠花製品,要求大量 訂貨,條件是必須有實力雄厚的廠商擔保。 李嘉誠去找一位潮汕籍的大老闆,這位老闆瞻前顧後,他認為長江的 規模應付不了這麼大的訂單,若違約,最後責任須擔保人承擔。這位老闆 以此事須交董事會討論為理由拖延,李嘉誠知他有難處,就不再勉強。 李嘉誠碰壁之後;就上這位英商下榻處,開誠佈公地說自已沒找到擔 保人。英商為李嘉誠的真誠所感動,認為這就是李氏的信譽。英商說:“你 不用找擔保人了,你的簽字就是擔保。” 英商很爽快地與李嘉誠簽了購貨合同,付定金給李嘉誠。李嘉誠憑著 定金和自有資金,將生產規模擴大一倍,花色增至幾十種,在同業中獨佔 鰲頭。
… 頁面 180…
對於那位潮汕籍的犬老闆,李嘉誠只是含糊地言及此事。有人算來算 去,猜測是李嘉誠的親舅舅——鐘錶富商莊靜庵。有記者套李嘉誠的話, 但未得到證實。 在商言商。對商人來講,商業利益有時比父子之情更重要。何況是親 戚? 促使長江突飛猛進發展,是李嘉減與美商建立聯絡。李嘉誠把樣品及 報價表寄給世界經銷商,美國最大的家庭用品銷售公司反饋,決定派購貨 部經理赴港,“參觀工廠和商量訂李嘉誠瞭解到,這家公司在北美擁有龐大 的銷售網,機會千載難逢。李嘉減立即在新建的工業大廈設立新廠,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