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沒有去親自屠殺那些老弱婦孺,在道義上講,大秦軍團依舊是光榮的。
定下作戰計劃以後,龍騎軍的兩支千人隊奉命前去封鎖這兩支部落可以逃離的路線,冉閔的三千步軍則開始進行戰備,以作為主力出擊。將各樣任務分派好之後,所有的軍官都退了出去,寂靜的軍帳裡只剩下了李昂和陳慶之兩人。
李昂向來都認為面前的陳慶之是個智者,比起將軍來他更像個參謀,但是剛才陳慶之表現出來的冷血又讓他看到了他的另外一面,不是平時那個看上去溫和的青年,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軍人,“我本來還以為你不會贊成滅族?”
聽到李昂的話,陳慶之不由笑了起來,“我並不喜歡屠殺,可是對大秦來講,屠殺掉多餘的大漠部落是必須進行的事情,對身為軍人的我來講,就只有執行而已,和個人意願無關。”
“聽說子云的父親是個虔誠的儒家信徒,家裡的長輩也應該是講究仁恕的。”對於陳慶之的回答,李昂有了些興趣,他很難想象出生在書香門第,此前從未真正上過戰場的陳慶之怎麼會有如此的想法。
“其實我本人也是個儒家信徒。”陳慶之笑了笑,接著靜靜答道,“只不過並不盲從而已,對於國家而言,儒家並不是門治國的好學問,舊漢武帝以後的大臣裡雖然不乏儒家信徒,可是他們治國用的手段卻是法家學問,而且官員的能力和他信仰的學說無關。”
“對於民間來講,儒家學問有其積極的一面,可是對於國家來講就有些迂闊和不合時宜了。”陳慶之侃侃而論,“好比舊漢末年的大亂,就是因為當時國力在此前對羌人的討伐中耗盡導致的,信奉儒家的文官們抵制了武官的滅族政策,結果導致了羌人時叛時降,用了五十年時間只是換來幾年太平時間而已,對於國家而言,這些信奉儒家,講仁義的官員對自己的百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所以你贊同滅族政策。”看著理智訴說自己觀點的陳慶之,李昂忽然覺面前這個白衣青年的溫和外表只是一種偽裝罷了,實際上他也許比冉閔更嗜殺,只是被冷靜鎖掩飾了而已。
“並不是贊同,我說過這和個人意願無關。”陳慶之安靜地答道,“我只是站在軍人的立場,從國家的角度去看待這些事情而已,就如同將軍你一樣。”
聽到陳慶之這樣講,李昂笑了起來,面前這個喜歡穿白衣的青年和他是同一類人。
正傳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困境,敵人!
個月裡,大秦的討伐令傳遍了大漠,人丁在一萬以上到了陳慶之命人送去的檄文,所有的人都被上面的‘滅族’所震驚了,那兩個胡部落,總人口加起來不下十萬,可以拼湊出計程車兵也不下五萬,在大漠裡算數得上號的,這樣公開地發出滅族的討伐令,等同是逼他們聯手,這是所有的大部落共同的想法,可是此前李昂帶著龍騎軍奔襲馬賊,一月裡,大小數十戰,未曾一敗,這都讓他們心裡極為忌憚。
這一次將是最後的觀望,不少大部落做出了決定,對他們來講,故老相傳的大秦軍團是個近乎夢魘的可怕傳說,他們畏懼大秦,可是他們心裡又隱隱盼望著那個不敗的神話會被打破,仰人鼻息的日子哪及得上自由自在的土皇帝日子。
興秦城外,中軍大帳內,李昂和陳慶之等一眾軍官都是靜靜坐著,眼裡是凜冽的寒意,這半個月裡,討伐的檄文已經傳遍大漠,可是各大部落只有寥寥幾個部落上書,已示願意為大秦前驅,討伐這些叛逆之賊,大多數都是處於觀望中。
“諸位,我大秦三十年未動刀兵,便已被人輕視至此,實在是我等武人的恥辱。”李昂面無表情地開口說道,可是那語氣卻帶著一絲幽寒的森然冷意。
“願隨將軍殺賊,彰我大秦武威。”齊整的應答聲響起,在座的軍官們身上散發的殺意濃重,對於以軍武世家子弟為主地這些年青軍官來講。他們自幼便是聽著先祖的往事長大地,國家的榮耀即是他們家族的榮耀。更是他們個人的榮耀,他們是一群真正的大國沙文主義者,或者卸下鐵甲,他們是舉止井然,慎重處事的世家子弟,可是一旦他們踏上戰場。身上所扛不止是國家地威嚴,更有先祖的榮譽,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們心如鐵石,近乎冷血。
李昂看著一眾森冷的軍官,朝陳慶之點了點頭,這半個月裡局勢驟變,此前一直蟄伏的燎原火終於出手,他們派出了一萬馬賊,前來相助那兩個胡部落,更提出了要大漠各部。奮起圖強,以求自保的會盟。已經等同於公然叛逆了。
“諸位,龍騎軍已在五日前與叛軍發生了小規模的斥候戰,目前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