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敢於站出來之人,而不管這個人是誰,只要跟著造反還能有一口飯吃,能夠活下去,那流寇就只會越來越多。
事實上,在楊嗣昌大張旗鼓剿匪之時,陝西、河南等流寇高發區域在失去了地方官軍的壓制後,也是再一次出現了大規模的民變。這個不僅崇禎皇帝已經知道,楊嗣昌也是知之甚詳,可以說建奴入寇也是救了他,還可以將失敗推到了建奴身上,推在不作為的易飛身上。但是朝中明眼的大臣都已經開始不看好楊嗣昌,甚至崇禎皇帝在心中也是漸漸放棄了楊嗣昌。
而楊嗣昌之所以還能坐於這個位置,除了他自告奮勇以求將功贖罪之外,也是因為崇禎如今也是再無可用之領兵打仗之人!出了一個易飛之後,崇禎皇帝的疑心病更加的大,更加不敢將軍隊交於武人手中,這才讓楊嗣昌得保高位,依舊於宣府督率數萬朝廷精銳大軍。
“這個楊嗣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崇禎皇帝越想越是氣憤,心中更是恨的牙癢癢的,剿匪不成功也就算了,卻是成功的逼死了大明一位能征善戰的盧象升,逼反了一個如今大明依為長城的鎮西軍,逼的自己空留遺恨卻是沒有絲毫對策。若是崇禎皇帝知道後世,估計肯定在心中狠狠的罵楊嗣昌根本就是一根313鉛筆。
就在一片沉默之下,又一個小黃門急急的行了過來,根本就沒注意到東暖閣中的詭異氣氛,遞上一張急奏,歡喜的道,“陛下,楊閣老發來捷報,已經逼退逆賊易飛。如今易飛已經完全退出宣府,全軍敗退回山西!”
“什麼敗退!你楊嗣昌有這個本事擊敗鎮西軍麼?”崇禎心中冷笑著,木然的接過奏章,卻是連開啟的心思也沒有。
易飛退兵應該是真實的,不過肯定是主動退兵的。在心中慶幸的同時,崇禎也是陷入濃濃的悲哀之中,什麼時候,自己竟然到了這個地步,一東一西,再加上遍地烽火,好好一個鐵打江山,竟然如此的千創百孔!難道,難道真的是自己錯了嗎?
第380章太原
宣府內數場激烈的戰鬥並沒有影響到太原,如今的太原再不復往日的繁榮,金海所率領的五千餘鎮西軍牢牢的控制著出城的道路,道路斷絕。
太原城是大城,常住人口都在三十萬以上,海量的人口每日需要的糧食、蔬菜以及各種日用品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圍城雖然止有十日,但是城內的糧價已經上升到了一個讓人無法承受的地步,鬥米從圍城前的二百餘文,一路上漲到如今的數兩銀子。就算如此天價,也是有價無市,諸多的糧行都是紛紛掛起糧盡的牌子。
若說圍城之時,誰笑的最為開心,無疑便是城內的糧商。他們在紛紛掛起糧盡的招牌之後,便紛紛擁入城內各大黑市,儘管糧價一路上升,但是恐懼的百姓依然是拿出最後一塊銅板購買糧草,這種一天比一天高的糧價,也是快速的將各個糧商的口袋變得鼓漲起來。
受到這種日進斗金的*,糧商們更是開始慢慢減少黑市交易量,他們知道時間拖的越長,糧價就會越發的高漲。在投機倒把這種事情上,商人往往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與他們笑的都裂到耳朵邊的大嘴相反,城內處處都是已經斷炊的百姓。
原本城內的百姓多少還會好一些,畢竟他們還是有一些積累,只要節約一些,再拿出積蓄購買一些黑市的糧食,那麼再支撐個十天半月也是還可以。但是受到戰爭影響,奔逃而來的百姓卻是遭了秧,十日之內,每日都有人不斷的倒下,每日從城頭扔下的屍體也是一日多似一日。
圍城十日之後,事情開始有了轉變,湯萊也是帶著萬餘鎮西軍從介休返回。他們押解著無數的大車,堆滿了抄家而來的錢糧。而且最重要的是,兩軍合一之後,便有了兩萬餘眾,這已經足夠攻打太原的需要了。
湯萊之所以來的如此之晚,也是因為除了介休城之後,周邊的十數城也是他的攻擊目標。雖然這些城池基本上都是一鼓而破,但是十數城走下來,也是花費了不少時間。而十數城的被破,八大家的勢力也是基本上被連根拔起,除了太原這座堅城,八大家在山西的勢力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
崇禎十二年九月初二,合兵一處的鎮西軍也是做好了攻城前的一切準備。只等號令一下,便即攻下此城。
湯萊經過十數個小城的爆破實驗,已經對拿下太原這座堅城充滿了信心。雖然這種火藥包炸蹋城牆有些不可能,但是用來炸城門卻是絲毫沒有問題。就在這時,太原城卻是突然從城上墜下一行人,高聲要求談判。
等這群人帶到近前,詢問了一番,湯萊等也是有些苦笑不得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