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大水淹了開封城,也是始終未能讓李自成成功的撥掉哽在喉嚨中的這根硬刺,稱的上是為大明盡了最後一分心力。而唐王則是因為崇禎二年東奴首次入寇,唐王憤而變賣田產自組兵馬入京勤王卻反而被崇禎直接將其一家人全部關入鳳陽中都之內,十餘年間不見天日。
崇禎上吊之後,清軍大舉南下時,唐王也是再次脫離了囚籠,但是已經失去了十數年時間的唐王能發揮的作用也是極其微小。但是唐王卻還是不肯放棄,雖然沒能阻止住鄭芝龍投降滿清,但是卻是陰差陽錯的影響到了另一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鄭成功!鄭成功一生只對唐王之命無條件服從,雖然唐王絕嗣、永曆繼位之後,依舊也是不肯改弦易轍,其中固然有害怕被新皇清算的可能,便是不可否認的是,唐王對他的恩惠在其中也是起著巨大的作用。
一日後,周王在其王府召見開封的總兵王紹禹、遊擊劉見義、遊擊靈泰等人,話雖然說的十分客氣,只是建議他們聽命洛陽眾臣的商議結果。固守洛陽不失,以免洛陽陷落,河南完全糜爛。更是暗暗警告道,京城決不會坐視洛陽失陷,若是有什麼意外,朝廷也是決不會放過任何有過錯之人!
在周王府的強勢介入之後,經過一番軟硬兼使之下,崇禎十二年九月底,除陳永福率領三千部下守開封之外,王啟禹等也是不情不願的踏上救援洛陽的道路。為了讓救援洛陽的成功性高一些,周王不僅每人給出徵大軍足額的開撥銀,更是承諾,只要力保洛陽不失,除了斬首賞銀不變之外,等到他們凱旋而歸之後,一人再賜十兩銀子!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出征明軍也是一掃萎靡之態。而周王的信譽也是出了名的上佳,這些河南官軍頓時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快速的向著洛陽而去。
第386章洛陽之戰
崇禎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洛陽。
就在開封城決定出軍救援的前一天,闖軍也是已經完全掃蕩了洛陽周邊的城池。在久等開封援軍不到之時,李自成也是決定以攻代等,只要洛陽危機了,不信開封還能坐的住。
數萬饑民吶喊著,用力的吞下最後一口烙餅,體會著久未體驗的美味,在一個個領兵小隊長的喝斥下,如同滾滾的洪水一般湧向洛陽城。經過這麼多天的準備,闖軍也是已經已經完全了所有攻城的準備。
“打下洛陽,喝酒吃肉!”
數萬饑民抗著一袋袋土塊,不斷的向著前方的護城河奔行而去。攻城先填河,這是一個常識。而且數萬饑民也是已經完全做好了心理準備,可以說為了一頓乾飯,有著無數的人願意為之付出可能的生命代價。雖然這個過程十分危險,但是人人都覺得死的可能不是自己,而且更是被完工後三天內乾飯管飽的待遇給刺激的已經忘記了潛在的危險。
洛陽城頭上,守軍也是不在沉默,十數門火炮不斷的轟鳴著,將一顆顆數斤重的炮子不斷的噴射出來,不斷的收割著脆弱的生命。饑民們熱情來的快,去的更快,在這種對他們幾乎可以用晴天霹靂般的火炮轟鳴聲中,他們也是本能的開始害怕和畏懼!
在一輪火炮過後,數萬饑民也只是倒下百多人罷了,而且這還是因為人群太過密集的緣故。但是未經過訓練的饑民,在人類對於死亡天然的恐懼性也是讓他們根本承受不住這般的場景,往往只是一個人的死亡,就會讓周邊一大堆的人臉色一片慘白。那受傷未死的饑民的一聲聲悽慘的嚎叫,也是讓他們的神經處於崩潰邊緣。
許多的人在這種恐懼中都是忘記了自己的使命,直接扔下土袋,立即扭頭就逃。但是等待著他們的卻是闖軍密集的弓箭,以及無數騎兵的砍刀!數百最先逃回的饑民無一例外的被全部斬殺於陣前,數千闖軍老營騎兵也是直接催馬向前,用殘酷的屠殺來告訴這些饑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別想著能夠安然的退回!
目睹著數百人的頹然死去,而且死去之後,還不得安寧的場景。眾多的饑民們都是有些沉默了,似乎眼前的闖王給他們帶來的,也不是他們所想的那般好。但是面對著騎兵們瘋狂舞動的砍刀,這些饑民也是隻能掉頭,再次撿起地上的泥袋,麻木的向著洛陽城而去,但是他們卻也是再不復之前的振奮和期待!
洛陽城頭箭如雨下,時不時響起的火銃聲也是夾雜其中,缺乏防護的饑民們也是成片成片不斷的倒下。但是卻是有著更多的人踏著他們的屍體不斷的向前,最終將泥袋扔進寬闊的護城河之中。
弓弦不斷的顫動,黑壓壓的箭矢也是一刻不停的落下,城頭的守軍也是完全麻木的不斷的搭箭上弓,根本無需瞄準,只要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