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痛。但是形勢卻也不能就這麼對峙下去吧,必須得有一個解決辦法。兩者皆害取其輕,崇禎心中最後的打算也是決定再犧牲一些百姓,只要士大夫這樣的‘民’損失不大,那這幫文臣估計就不會逼著自己決戰了。
決心已定,崇禎也是嚴令各路勤王大軍謹慎用兵,不得折損大明軍威,否則必將嚴懲!而戰力強悍的鎮西軍,崇禎更是直接嚴令其穩守南郊,不得出兵。這道旨意也是變相的讓清軍的行動更加的順利些,在崇禎看來,這些東奴就是來搶劫的,只要搶夠了,自然會走的。既然不能出兵決戰,那就只有任由他們搶夠算了。崇禎也是不斷的安慰自己,這只是暫時的,只要平定國內的流寇,終有一日會兵發遼東,徹底鏟滅這些可惡的強盜!
第318章楊嗣昌視察
除了千里迢迢從陝西前來京城勤王的洪承疇和孫傳庭等,無法傳達旨意的秦軍外,其他勤王大軍也是先後接到這道有些奇怪的旨意,一時摸不清頭腦之下,也只是停留在距離京城不遠之地,暗中觀望著。旨意一下,各路原本就沒有多少鬥志的明軍更是再無戰心。山東總兵劉澤清,更是直接率軍掉頭返回山東邊界之內。
事發突然,易飛也是被這道莫名其妙的旨意給弄的懵了,眼下是多好的機會,如果運用得當的話,將清軍這次寇明的大軍一網打盡也不是說沒可能之事。但是崇禎皇帝這記暈招,也是直接磨滅了易飛原本就不多的對大明的忠誠之心外,更是對這個皇帝產生了一種,沒有最暈招,只有更暈招的敬佩感。
易飛不死心的數次請求入城晉見皇帝,但是卻是無一不被婉拒,也許是崇禎心中有愧,在拒絕易飛數次進城的要求之後,也是加大了對鎮西軍的糧草供應和賞賜。但是這些都不是易飛想要的,易飛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急切的想滅了這些滿蟲,在這次出動大軍勤王時,更是做好元氣大傷的準備,如今這種劃地為圈的旨意,也是讓他對大明和大明的掌權人崇禎皇帝失望透頂。易飛毫不客氣在的心中對崇禎下了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評價,但是卻也一籌莫展。
畢竟他名義上還是大明的官軍,若是做出這種公然抗旨的行徑,就算為了顏面,朝廷也會動員大軍剿殺鎮西軍。雖然易飛並不懼與大明軍隊一戰,但是卻是不願意大敵在前,先火拼了漢人的力量。另外還有一個建奴窺視在旁,也是讓易飛不敢做出太過於過激的行動。
崇禎的旨意也是很快的傳到了通州,壓抑了多日的多爾袞也是思索良久之後,才想到這可能是崇禎皇帝故意做出的舉動。以犧牲大明京畿百姓為代價換取自己的撤軍,這也是這道旨意唯一合理的解釋,經過多爾袞的解釋,原本死氣沉沉的清軍一眾將領也是放聲大笑崇禎的短視。
雖然多爾袞也是在笑,甚至絲毫不掩飾對於崇禎的鄙視,但是這都是裝給部下看的。也算是一種激勵士氣的作法,但是輪到行動上,多爾袞也是十分的謹慎。仔細的觀察了數天後,多爾袞的信心也是越來越足。
因為,這道旨意一下,原本如同蒼蠅一般不斷圍著通州打轉的鎮西軍夜不收頓時消聲匿跡了。雖然心中已經信了九成,但是多爾袞還是十分謹慎的派出斥候窺視鎮西軍大營。卻發現往日囂張無比,主動攻伐的鎮西軍卻是龜縮於大營中不斷叫罵,卻是始終沒有出營一戰。
這樣一來,雙方的位置頓時顛倒了過來,不斷的有著清軍圍繞著鎮西軍大營叫囂辱罵,更是時不時有不怕死的靠近大營。雖然這些清軍無一例外都是被密集的火銃打成篩子,但是鎮西軍計程車氣卻是不斷的下降。鎮西軍將士何時受過這種鳥氣,一向都是他們主動進攻,就算防守也是守中有攻,哪有今日這般如烏龜一般的縮於營內,不能露頭?
確認了鎮西軍的處境之後,多爾袞也不敢過於相欺,畢竟萬一真的將鎮西軍惹的發瘋了,直接衝出來拼命。雖然對方肯定落不了什麼好,但是自己好不容易等到的這個機會也是保不住,而那時肯定也得面對鎮西軍無邊的怒火,更是不死不休,更別提此行最重要的任務,擄掠人口錢糧了。被瘋狂的鎮西軍咬住的話,能全身而退就已經是萬幸的了。
一想到運河旁之戰,多爾袞也是有些驚懼後怕,漢人並不缺乏勇士,在這麼多年與大明徵戰中,多爾袞已經看的清楚。因為每次大戰,雖然明軍大軍往往一觸即潰,但是卻是有著為數不少的不屈之士,他們往往能夠戰鬥到最後一刻!而這一小撮人對大清的傷害,也是遠在那數萬明軍大軍之上!漢人缺少的只是能夠帶領這些勇士之人!而易飛恰好就是這樣的人,所以雖然鎮西軍雖然人數比之關寧軍要少許多,而且裝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