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過的相當的安穩,平靜和喜慶的氣氛讓易飛都有些茫然,感覺似乎一切不是真的一般。
今天也是有大批的人來拜見易飛,想象他們心中尊敬的長官送上最真誠的祝福。但是所有人都失望了,易飛一大早就已經上路,去向頂頭上司拜年的路上。
六里堡隸數於鎮所,新官上升,上下打點一下總是對的。易飛嘆著氣,將剩餘的銀子全部拿出來,除去要給亢源中買農具和耕牛的費用,剩下的只餘下了兩百多兩。眼看年關已近,必要的孝敬還是得給,易飛取了一半銀兩在身上,帶著苟華、鄭科等前往鎮所。
鎮所位於山西西北,與蒙古接壤,向來是一處險地,除卻地勢險要外,蒙古人的入寇也是相當的危險。鎮所於洪武十三年所建,因為其特殊的地理情況,這個衛所修的十分的堅固。城高近三丈,而且城牆上城樓堡壘林立,雖然在歲月的吹拂下顯得有些破敗,但還是讓人望而生畏。
城牆外壁用條石砌築,內壁用磚砌築,中間夯填黃土、亂石或碎城磚。一些特殊地段又有特殊作法,西門也就是鎮門附近及靠山地段,依山而建,僅在外側修築磚石牆體。下部利用原有的陡峭石壁,僅在山頂上加築很矮的磚牆。城牆頂部的一般作法是在由桐油和黃土拌和的夯土層上面再平砌數層城磚。
這是一處被大明寄於厚望的邊城要塞,大明頂盛時期,衛所官兵就是從這座堅固的城堡裡開出,征戰敢於入寇的蒙古部落。而當時,蒙古人也確實望風披靡,鎮所外百餘里方圓都不會有蒙古人部落。
而如今的鎮所卻是讓人嘆息,而且這個嘆息的人就是易飛,當易飛來到鎮所時,也被其巍峨的氣勢所震住,但是片刻之後就已經大失所望,他們大搖大擺來到鎮所時,城門卻是緊緊關閉著,根本就沒有守衛存在,站在城下叫了良久,才有一個小旗沒好氣的回應。千戶根本不在此城,早已經定居在了衛城。
易飛自不用說,連鄭科都有些不屑。堂堂一個千戶,駐地更是一座堅城,但卻沒有一點勇氣敢於入駐!大明的武官們的開通,可見一斑。
“大哥,我們怎麼辦?還去衛城不?”鄭科搖搖頭,有些不爽的問道。
“去吧!反正也得去拜見一下董指揮使,他對咱們可是照顧有加!”易飛也感覺十分的不可思議,一個武官不在自己需要守衛的前線,反而去後方安樂,這大明的官場還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易飛幾人穿著嶄新的官服前來,守衛並沒有多問,今天來給上官拜年的人太多了,守衛已經習以為常,在拿了自己那一份過路錢,並沒有多問。今天的衛城還是依舊,只是多了點喜慶氣氛,雖然西城的年味不明顯,只是人們稍微顯得乾淨了點。但東城時不時傳來的鞭炮聲還是讓人感覺到了年的氣氛。
過了氣味難聞的西城,東城給人感覺似乎置身於兩地。一個個店鋪都掛上大紅燈籠,大街上一地的鞭炮紅,來來往往的人都是一身新衣服,兩兩相見都是隔老遠就來一句恭維話。
易飛等人已經是輕車熟路,很快已經來到了指揮使府邸,一到這裡,人流更加的繁忙,易飛幾人的百戶身份根本就不值一提,事實上這裡也根本不可能有百戶能巴結的上。
好在守門的門房還記得易飛,易飛才能在一片詫異的目光中來到門前。易飛恭敬的抱了抱拳,將門貼送上,五十兩的孝敬還是讓周圍官員、商人有些吃驚。倒不是說他們拿不出,而是一個百戶居然能送上如此多的孝敬也讓他們有些吃驚。
易飛投了門貼,讓門房代上自己的祝詞後就準備離開,他十分明白自己的斤兩,這種場合裡不是千戶級別的官員就是當地有名計程車紳或者商家,根本就沒自己的位置,也不會去自討沒趣。
“易百戶留步!”
易飛剛剛轉身,後面門房就叫住了他,門房也是滿臉堆著笑,雖然不知道大人為什麼看重這傢伙,但他也知道這人不可得罪,“易百戶,大人交代過了,易百戶若是來了,就帶到裡面。”
“這不妥吧,卑職位低人微,府裡哪有卑職的位置?”易飛也是有些不明白,董大人這是玩哪出,自己似乎沒這麼重要吧。
“這個小的也不明白,大人交代過,小人也是遵命辦事。”門房客氣的道。
“那就僭越了!”易飛笑著抱拳道,不再理會後面一群嗡嗡的議論聲,跟著一個門房身後邁步走了進去,既然指揮使大人的意思,自己只能進去瞧瞧了。
“百戶但請自便,指揮使大人就在前堂會客,這裡就不是小的們能夠進的了。百戶的侍衛隨小的來,這邊有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