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好名,沈昱也不例外。能夠親手經辦眾多的學堂,必然會讓自己之名跟隨這些學堂流傳後世,也是讓沈昱最為的興奮。若是在大明別處,沈昱估計也是隻能想想,畢竟沒有一個帝王能夠容忍有人控制這麼多的學堂,畢竟這些學堂培養出來的學生出來就是為吏為官,無論什麼帝王都不會容忍一個人的門生故吏如此眾多!但是在鎮西軍治下,卻是根本沒有這個問題,鎮西軍培養的學生都是以培養實際能力為主,不再是傳統的四書五經、八股文之類的教材。雖然對於這種不侍奉夫子微言曉義的作法不認同,甚至有些抵制心理,但是信奉陽明心學只注重知行合一的沈昱,卻也是挑不出來這種教育方法的不對之處,因此也並不是太過於反對。“不過,眼下讓百姓先吃飽穿暖才是正事。聖人不也說了,倉稟足,知廉儀。最遲今年下半年,老夫便可開始大辦官學了,如今倒不用過急。”各項事情進展順利之下,沈昱也是心情大好的遙想著。
第457章路在何方
現如今建奴不再是一家獨大,鎮西軍強勢擊敗滿清舉國大軍,雖然傷亡也是巨大,但是卻是直接濟身為各路竊明者中的龍頭老大。建奴退回遼東,仍然不敢停留,防線一收再收,三個月不到,就已經放棄廣寧、遼東走廊,退守盤山、營口,蓋州一線。
由於防線收縮,兵力扼守要衝。缺乏攻城手段的蒙古人也是屢攻不下,受挫嚴重。崇禎十四年二月,收穫巨大的蒙古人並不甘於撤退,在地頭蛇喀爾沁蒙古人的帶領下,蒙古大軍繞過堅固的盤山防線,從遼河河套繞路直逼遼陽!雖然蒙古人攻城手段貧瘠無比,但是十數萬大軍進逼已經空虛的遼陽,還是讓滿清舉國上下大震。
盤山防線也是立即宣告破產,各路軍馬圍繞著遼陽與蒙古騎兵展開了生死決戰。但是遼陽震動之下,滿清的國勢更加的危急,而原本就是牆頭草的漢八旗軍馬,此時也是大批大批的反正,甘願充作進攻滿清的主力。在這些攻城經歷豐富的漢八旗的帶領下,蒙古軍隊也是直接橫掃整個遼陽,將遼東腹地攪的不成樣子。
三月初,喘過一口氣的滿清集結全部主力與蒙古人會戰於遼陽城下。已經處於死地的滿清大軍也是爆發出了他們極限的戰力,數萬人馬壓著十數萬蒙古聯軍打,但是已經認清了滿清虛弱的蒙古聯軍也是絲毫不退,雖然傷亡慘重,但是依舊與滿清死磕於遼陽城下。
這場大戰耗時極久,最終受損嚴重的蒙古人也是不得不撤退。但是作為勝利者,滿清卻也是沒了追擊的力氣,這一戰,陣斬蒙古人近萬,殺傷蒙古更是多達數萬,但是勝利者卻也是沒有享受到絲毫的勝利喜悅。
滿清集結起來的數萬人馬也是有著萬餘的傷亡,可以說勝利者幾乎被這種勝利給滅了族!雖然暫時迫退了蒙古人,但是滿清卻也是再也無力的守衛如此眾多的土地,四月初,滿清經過簡單的重整,再一次大踏步後退至盛京。
而盛京中的皇家貴胄,也是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全部撤退至赫圖阿拉,至此,從一代強盜大享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多爾袞,父子兄弟數十年的征戰所得,幾乎全部化為泡影,滿清完全是脫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從大漢朝廷墜落到南明永曆朝廷的地步,能夠控制在手的也只有建州老窩這一塊地方。
整個遼東幾乎是直接拱手相讓,將之貢獻了出來。但是地盤小也有地盤小的好處,兵力更加的集中,人手更加的充足。建奴在建州各個方面上都是保持著進攻的勢頭,將一波波想來撿便宜的蒙古全部擊潰。
此時的蒙古聯軍早已經不是當初誓師入遼東的模樣了,當時建奴雖然遭受重創,但是依舊還是有著強大的戰力。而且更有鎮西軍在中間居中調停,這些蒙古人想不團結以對建奴都不行,但是如今遼東幾乎全成了他們的跑馬場,單單是遼東被建奴放棄的土地和城池中的財富就已經讓他們目不暇接了,根本不可能再有慾望去啃已經退進深山老林中的建奴。
而年初鎮西軍的離去,也讓這些蒙古人失去了壓制。遼陽之戰還好,面對數萬集結而來的建奴,蒙古人若是不團結就是死路一條!但是遼陽之戰後,被痛揍一頓的蒙古人之所以還敢遠遠的窺視,那是因為他們已經徹底的摸清了建奴的底細。
雖然會戰之時,排在最前的建奴戰力十分強大,他們都是百戰餘生的戰士。他們人數雖然不到二萬,但是戰力卻是可是做到穩穩的壓制住蒙古人,而後面的壯丁只需要搖旗吶喊,在後面撿便宜就可。
可以說這些人給蒙古人的傷亡最大,頭一波交鋒,喀爾沁蒙古就是立即吃了一個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