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皇太極除了留
下傷亡慘重,加起來可能不超過萬人的兩紅旗看家之外,幾乎將所有能戰的精銳全部拉了上來。這一戰不僅是滿清本部精銳盡出,更是將蒙古盟友戰力抽調一空!這一次不僅僅是復仇之戰,更是國運之戰!此戰若勝,就算是大清元氣大傷,但是也是完全值得的!畢竟大清再無可戰之敵!
只要再休養幾年,大清就可以再一次集結到如此大軍,而大明的亂象只有愈演愈烈之象,天下大勢依舊在大清手中掌握!王圖霸業依然可期!對於此戰,滿清上下,都是覺得十分的自信,這一戰他們必勝無疑!
而十五萬大軍不是想集結就集結的道的,尤其是蒙古盟軍更是所需時日眾多,目前到來的只有鐵桿粉絲科爾沁蒙古的近二萬騎兵,而喀爾喀蒙古,以及漠北蒙古諸部還在到來的路上。而且這一次,皇太極也是十分的明白此戰的艱難,這一戰不會再象之前那般可以在大明境內以戰養戰,可能每下一城都得付出血的代價!而糧草更是這次攻伐的重中之重,失去了山西八大家的糧草供應,這一次大戰的糧草也是全部得從遙遠的遼東不斷前運,糧道壓力顯然也是極大。
但是所需的是,多爾袞上次從大明擄掠而來的糧草並沒有運回遼東盛京,而是留在了朵顏草原之上。這一次運糧的路程也是近了許多,而這批糧草也是足以供應大軍一個月以上,有一個月的時間,皇太極雖然覺得不是太理想,但是卻是已經足夠一次雷霆行動了。
時至九月初,就在羅立猛攻西安的同時,滿清也是終於將需要的糧草運至大同外的草原之上。經過這段時間的休整,無數龍精虎猛的滿清鐵騎也是再也不用剋制,如同洪流一般的向著山西大地而來。
九月初三,清軍分兵三路,自大同鎮玉林衛、豐鎮、陽和衛,快速突破邊境而入。雖然明軍抵抗激烈,但是人數上的差距還是讓他們根本無法逆天,洶湧而來,幾乎看不到邊沿的滿清大軍根本連一個時辰的時間都未用,就將三地邊牆的數百鎮西軍碾成齏粉,突入進來。
一路上,鎮西軍似乎根本沒有任何的抵抗之力,所有的小堡都已經完全放棄,所過之處,無數的濃煙也是不斷的升起。那是一處處燃燒著大火的堡壘,不過這火卻不是建奴放的,而是守軍直接縱火而去。
無數的鐵騎而前,伴隨著他們的是,兩側不斷的升起濃濃的黑煙。對於這種堅壁清野,多爾袞並不陌生,相反也是十分的熟悉。他知道,這是易飛的慣例,也是隻有在他力量不足時才會用這種極端的方法來避免被敵所用。
雖然一路上根本沒有任何的小堡可供清軍擄掠,但是清軍計程車氣卻是絲毫不衰,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更是不斷的升騰著。畢竟這才是他們熟悉的戰爭場面,他們八旗鐵騎所過之處,不正應該象現在這般,處處滾滾濃煙?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並沒有百姓的哭泣和哀嚎相伴,未免讓人覺得缺少了些什麼。但是這並不重要,大清推進的速度必然會遠遠超過這些漢狗們逃跑的速度,想必再向前不遠,就會見到成群結隊倉皇而逃的漢狗了吧。
一路上,雖然不斷的見到數十人,上百人的小隊伍不斷的匯入各個衛城之中。但是無論是多爾袞,而是滿清的底層小兵,都是沒有一人有興趣對這些人發起追擊,甚至對於他們所湧入的衛城,也是沒有絲毫的興趣。
對於大明十分了解的他們知道,這些邊鎮衛所,個個窮的叮噹響,但是卻是有一股子血氣。攻打他們,沒什麼好處不說,傷亡卻是偏偏極大。這種得不償失的打法,自然不是習慣於擄掠的滿清大兵喜歡作的,他們的目標只是一些省城、州城,至少也得是富饒的縣城才行。
而且這一次的行動,更加不允許他們擅自攻擊這些自保有餘,進攻卻不足的衛所。他們的目標是山西的心臟,易飛所在的鎮城。若是能夠快速的突破而進,對寧武城的易飛來一個封喉一劍,那整個山西還不是隨他們任意折騰?
初四,清軍先鋒已經到達平虜衛,這一次清軍終於看到了鎮西軍的抵抗力量。大約二千的騎兵呼嘯而來,對著清軍先鋒就是一場衝鋒。措手不及的清軍根本還未反應過來,就已經被這些顯然埋伏已久的鎮西軍騎兵打了個全軍覆沒,先鋒近千騎幾乎在一個照面的時間內便是成為一地死屍。
但是還未等這些猖獗的鎮西軍騎兵發出歡呼,那無窮無盡,勢如怒潮洶湧的滿清大軍也是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之中。望著那前後左右都是根本就望不到邊沿的滿清大軍,這些原本還氣勢洶洶、士氣如虹的鎮西軍騎兵,頓時從一頭威嚴的雄獅,變成一頭掉了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