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2 / 4)

一眼。”

“離開天津?”楊奠坤吃驚地問,“是回國嗎?”

伊萬諾夫搖了搖頭,“自從1933年來哈爾濱領導你們工作,我已快三年沒回家鄉了。”停了停,他說,“這次我是去上海總部工作。”

楊奠坤想了想,天津地處南北交通咽喉,從東北來的人比較多,張學良的保安隊也駐紮在這裡,認識自己的人很多,長期呆下去會暴露身份的,不如和伊萬諾夫一起撤到上海去。想到這裡,他開口說:“我有個建議,讓我和我的機關隨你一同到上海去吧!”

伊萬諾夫高興地說:“這正是我要對你說的話。不過,這裡也要有人留下來工作。讓古斯達夫留下怎麼樣?”

“可以,他年齡比我大,社會閱歷豐富,完全可以獨擋一面。”楊奠坤誇獎了一番張逸仙。

“那麼,後天我們就動身吧。”伊萬諾夫說道。

“還是等一等,”楊奠坤說:“古斯達夫正在安東,我要等他回來再走。”

過了兩天,張逸仙完成任務回到天津,已是傍晚。他一進家門,發現妻子張琴玲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紅燒肉、燉酸菜、悶刀魚、松花蛋正當他發愣之際,楊奠坤拿著一瓶酒走了進來,“老張,回來了,咱們好好喝兩口。”

“奠坤,”張逸仙疑惑地問,“這不年不節的,為什麼這麼破費”

“老張,”楊奠坤示意他坐下,“這酒是非喝不可的,恐怕以後咱倆一起喝酒的機會不多了。”

見張逸仙一臉茫然不解的神情,楊奠坤又說:“第二情報組的指揮機關要跟隨伊萬諾夫同志撤到上海去,”他給張逸仙斟滿一杯酒,“上級讓你留在天津繼續工作,從此咱哥倆可就天各一方了。”

兩人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一飲而盡。二人一時都有些傷感,屋內籠罩著一種沉悶的氣氛,。

楊奠坤小張逸仙17歲,但在艱難的革命鬥爭中,二人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1933年冬,楊奠坤開始由中共北滿省委軍委的崗位上轉到國際情報組織中工作。當時工作條件艱苦,環境險惡,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衣著單薄,寒冷異常。恰逢張逸仙搞義勇軍失敗後也來哈爾濱潛伏。兩人不期而遇,一見如故,關係日漸密切。張逸仙當時手頭還寬裕,在人力物力上給予他極大的幫助。張逸仙就像一位好大哥,照顧他,幫助他。此刻,楊奠坤回想往事,感慨萬千。

張逸仙此刻心情也是難以平靜。自從認識楊奠坤以後,他們一直在一起並肩戰鬥。在哈爾濱,他們頂風冒雪,走街串巷,散發傳單,貼標語;在莫斯科,他們勤學苦練,共同鑽研情報業務,一起成長為出色的國際情報戰士;回到天津,他們又一起發展組織,共同開創了新的秘密戰場。如今忽然就要分別了,真有些依依不捨。

第3節 張逸仙:活躍的古斯達夫

★ 張鼓峰下

1936年夏天,天津。

張逸仙獨自挑起天津情報組的工作後,發現與上海總部的聯絡,只靠交通員是不行的。有些時效性很強的情報是一分一秒都耽誤不起的。於是,他向上級打報告,要自制電臺。

很快,上級批准了他的請求,並匯來一大筆款子,作為自制電臺的費用。

張逸仙之所以要自制電臺,是因為有兩個有利條件。一來,他有堅實的無線電知識;二來,自制電臺所需的電訊器材零件是可以買到的。

當時日軍尚未正式進駐天津租界,對電訊器材的管制還不太嚴格,除發射器材需持有工部局的許可證外,購買一般收報機零件不受限制。即使市面上沒有,張逸仙還可以在英租界白俄人經營的電料行中買到。張逸仙認識一個叫湯姆的美國水兵,是個無線電愛好者,手中的小型工具非常全,並存有英文無線電書籍。張逸仙便把工具和書買過來利用。到這一年秋天,陸續把電機零件購齊,隨即著手安裝,最後總算把電臺製成,雖然外形不成樣子,但通訊效果卻出乎意外的好。這樣,天津和上海建立了無線電通訊。

張逸仙居住的知仁裡這幢樓房,情報組租用了樓上的兩大間一小間。自從楊奠坤搬走後,張逸仙便將小間改裝成電臺間。房東外號叫“田瘸子”,在樓下開了一個“英語補習班”,湯姆就是在這裡教授英語時認識張逸仙的。

一天,湯姆來到張逸仙的住處,一見他便說道:“張,我要離開天津,回到夏威夷去。”

張逸仙出於職業的敏感,覺得有問題,於是問道:“你是海軍陸戰隊的軍士長,回到夏威夷去是不是要晉升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