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公佈了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關於解散共產國際的決議。實際上這是非常匆忙的,因為共產國際的大部分支部還沒有反饋意見。5月28日,斯大林就英國路透社記者的提問作了書面回答。直到6月7日,根據各國共產黨的反饋意見,季米特洛夫給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送去了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關於各國支部透過解散建議的決定草案以及給報刊的新聞公報稿。6月8日,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召開了最後一次會議,確定所有(現在存在並有可能通知決定的)支部一致批准關於解散共產國際的建議,宣佈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和秘書處及國際監察委員會解散。6月10日,《真理報》公佈了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1943年6月8日決定的通告。6月12日,在斯大林住處召開了討論共產國際解散的善後會議,決定在聯共(布)中央特設國際聯絡部,委託其領導原共產國際的下屬機構。至此,存在24年的共產國際正式解散。
從共產國際解散的經過可以看出:此事自始至終是在斯大林的指導和批准下進行的,它貫穿了斯大林的政治判斷和政治意圖。從1941年4月開始醞釀,到1943年6月正式解散,斯大林曾兩次提議解散共產國際,這大約有著戰略和策略兩方面的考慮。
第一,斯大林認識到:共產國際的領導體制已經不能適應變化了的國際形勢和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實際需要。共產國際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國十月革命成功、西歐工人運動高漲的形勢下,為捍衛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推動世界革命而建立的,其戰略總任務是“加速共產主義在全世界的勝利”。經過二十多年後,國際政治形勢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