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李鴻章家族 作者:笑傲網路

波及全國上下的大討論;其意義表面上在於鐵路;而實質仍在於是不是應該對外開放;引進新技術、新事物的問題。其中贊成修鐵路的主要是各地封疆大吏;有李鴻章、劉坤一、左宗棠等;清廷裡的贊成派海軍大臣奕�、“鬼子六”奕�等人已經落勢了;反對派主要是那些在朝的官員。

那些人整天關在紫禁城內;兩耳不聞城外事;只知道抱著祖宗章法行文斷事;振振有辭地迷惑西太后;就連後來以鼓吹“新政”出名的光緒帝師翁同龢;當時也是個反對派。 這幫老頑固的存心搗亂;可害苦了洋務派大員。狡猾的李鴻章看看光動口不行;還是得動手啊;於是設計出一條妙計:讓西太后親眼見識一下;火車究竟是個啥玩意兒;讓她親身體驗一下火車的神奇的魅力;或許對於推動鐵路的興建有利。 於是他決定送西太后一件“小玩具”———在西太后居住的西苑(即北、中、南海)建一條小小的鐵路;由法國商人全額贊助;讓皇親國戚們都感受一下鋼鐵的氣息;開開眼界;就算是一次鐵路交通的最高層次的啟蒙教育。聽說是外國人要送一件“玩具”;自然阻力就小了;居然得到了認可。

1888年年底;這時距李鴻章上的《籌議海防折》已十四年了;古老的皇宮西苑裡;從中海紫光閣經時應宮、福華門;進入北海陽澤門北行;直到極樂世界東面的鏡心齋;出現了一條一千五百米的微型鐵路,和一臺小火車頭及六節小火車車廂。這個風馳電掣的“玩具”;為深宮後院首次吹進了現代化的勁風;著實讓從未見過火車的皇親國戚們開了眼界。慈禧是個聰明人;她悟出這個世界的輪子的確是轉得快了;從而由不置可否的態度;轉向了明確地支援修建鐵路。李鴻章的一番苦心;總算沒白費。 五個月後;清廷終於釋出了第一個關於興辦鐵路的正式檔案;內稱:“(鐵路)為自強要策;必應通籌天下全域性但冀有益於國;無損於民;定一至當不易之策;即可毅然興辦。”雖然講得羞羞答答;半吞半吐;但畢竟是宣告了長達十餘年的關於是否應當修建鐵路的大論戰;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取得了勝利。

至於李鴻章精心策劃的那個“廣告”———中南海里的小鐵路;後因慈禧太后討厭宮闈大內中火車機車的聲響;車廂雖然還在軌道上走;但是不用火車頭牽引;而改為由太監們拉著車廂在軌道上滑行了。現在人們儘可以自由地發揮想像;那該是一道何等滑稽可笑的奇觀! 大清王朝關於禁修鐵路的牙關終於被李鴻章及其哥兒們撬開了;這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一件事。幾年後;李鴻章因甲午戰敗而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在全國大規模地修辦鐵路之事;就歷史性地落在了李鴻章的死黨盛宣懷的肩上。然而他的日子並不比李鴻章好過;面對著的是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三無”局面;實在是難為他辦無米之炊。盛宣懷是個出名的能吏;著名的京漢鐵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工通車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洋務派們辦鐵路;原本是圖謀自救自強;維護大清王朝遙遙欲墜的風雨茅廬;但誰又能料想得到;數年後卻鬧起了“保路風潮”;最終導致了大清帝國的滅亡呢?

第14節 “請進來、走出去”的先驅

在大辦洋務的過程中;李鴻章顯然感到了人才的極度缺乏;所以在舉辦近代學堂、選派人員出洋留學和聘請洋教師的過程中;表現了他非同尋常的遠見卓識。 早在1863年他還在江蘇巡撫任上時;就採納了蘇州宿儒馮桂芬的建議;奏準在上海設立廣方言館(亦稱上海同文館)。這個廣方言館名義上是仿照京師的同文館建制;實則有了很大的不同。同文館實為八旗子弟的學校;而上海廣方言館則廣招周邊地方十四歲以下兒童入館。

同文館僅僅是個外語學校;而廣方言館除了學外語(分英、法、日、俄班);還學自然科學知識;不僅培養翻譯人才;還培養近代科學技術人才;學制三年。1869年;因為江南製造局是傳播近代科學技術的大本營;設立了翻譯館;引進了很多西方科技和工程技術人員;著名的西方翻譯家和科學家偉烈亞力、傅蘭雅、瑪高溫等都在其中任職;還有中國的著名數學家和科學家李善蘭、華衡芳、徐壽等人;人才濟濟;師資力量更趨完善;就把廣方言館併入了江南製造局;招收十五到二十歲的學生入學;除了外語;又增設算學、輿地等學科;學制改為四年。

這個學校;應當屬於中國最早的語言和工程技術學校。 在上海廣方言館創辦後的第二年;李鴻章又對中國傳統的科舉制度發起了挑戰;這無疑是個絕對大膽的改革創意。他認為傳統的科舉制度排斥近代科學技術教育;是中國在自救自強中;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