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4 / 4)

小說:長城抗戰 作者:空白協議書

字宜生,1895年6月27日出生於山西省榮河縣(今臨猗縣)安昌村。

1933年1月3日,日軍侵佔山海關,揭開長城抗戰的序幕。1月5日,傅作義分別致電閻錫山、張學良、蔣介石請纓抗日。15日,以綏遠省主席名義發表《告全省民眾書》,號召全省同胞“奮起救國禦侮”。25日,奉命率部由綏遠出師東進,開赴抗日前線。2月上旬,傅部在張家口編組為第7軍團,傅作義任總指揮,35軍的番號暫改為59軍。3月4日,日軍侵佔承德後向長城各口進犯,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由於蔣介石謀求對日妥協,長城各口相繼棄守,日軍直趨平津。

蔣介石擔心平津丟失,使華北局面難以收拾,一面派黃郛向日方求和,一面在北平周圍佈防。4月30日傅作義部奉命開往牛欄山西至昌平一線佈防。日軍為脅迫國民黨當局接受苛刻的停戰條件,於5月22日以第8師團西義一部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傅部陣地進攻。傅作義親臨指揮,全體官兵抱定“有我無敵,有敵無我”的犧牲精神,英勇抵抗。董其武團在牛欄山一帶,孫蘭峰團在懷柔以西陣地,與敵白刃相接,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雙方形成拉鋸態勢。

然而,正當傅軍痛擊頑敵,英勇苦戰時,23日晚黃郛在北平接受日方的停戰條件。何應欽隨即令傅部停止戰鬥,撤出陣地。傅作義接到停戰撤退命令,無比憤慨,質問說:“怎麼抗日還有罪?”堅持“只有日方先撤,我們才能撤,否則我們決不後撤。”經交涉雙方同時後撤,傅才忿然下令撤兵。長城抗戰的最後一戰,就這樣宣告結束。該戰役計斃日軍246名,中國官兵陣亡367人,傷484人。傅作義對陣亡官兵極感悲痛,後來特地派員將殉國官兵的遺骸護運回歸綏(今呼和浩特市),安葬在大青山下,建立紀念碑,並將烈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