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 年,澳大利亞聯邦的建立標誌著澳大利亞民族國家的形成。這是澳
大利亞長期以來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尤其是自1851 年“淘金
熱”以來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們知道,近代資產階級民族國家,就其形成的歷史而言,可分為三種
型別:(一)古老民族型。這是在原有居民的基礎上形成的民族國家,那些
歷史悠久的古老國家均屬此種型別。這種型別在世界上佔絕大多數。(二)
結合型。這是由原有土著居民和後來的外來移民在文化上以至種族上逐步融
合而形成的民族國家,如拉美諸國、馬來西亞和南非等一些國家,就屬此種
型別。(三)是移民型。這主要是那些由外來移民逐步形成的新民族和新國
家。澳大利亞就是屬於此種型別的近代資產階級民族國家。此外,還有美國、
紐西蘭、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因此研究澳大利亞民族國家的形成史,不僅
可以深入瞭解澳大利亞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而且還會對研究此種型別的民
族國家的歷史和現狀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
澳大利亞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澳大利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時在世界歷
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它表明資本主義制度作為當時的一種先進的社會制
度,由北半球擴充套件到了南半球。
第一節“淘金熱”——民族國家形成的起點
一、金礦屢屢發現
澳大利亞民族的形成開始於1851年的震驚世界的“淘金熱”(Gold
Rush)。“淘金熱”的出現加速了澳大利亞社會自19世紀30年代以來的全
方位的發展,掀起了澳大利亞歷史上的第二次經濟起飛,造成了民族和國家
形成的所必需的一切前提條件。一言以蔽之,“淘金熱”使澳大利亞進入了
一個完全嶄新的歷史時期——民族形成時期。
澳大利亞發現金礦是很早的。 1823年,一位叫詹姆士·麥克布利安的
政府測量員說,他在野外工作時,在新南威爾士巴瑟斯特以東的一塊岩石上
發現了金礦,並把這一發現情況記錄在他的工作筆記本里。這是澳大利亞發
現金礦最早的記載。自此之後,發現金礦的大有人在。例如,年老的釋放犯
麥克格利高,曾在巴瑟斯特以西威靈頓附近蒐集到許多金礦石,後來這些收
集品在悉尼一家珠寶店的櫥窗裡陳列過,約值200英鎊。他是花費了艱苦的
勞動從石英石中採出的,這是一些具有石英素質的金礦石。金礦的發現者多
數是牧業工人,尤其是牧羊人。他們經年在遼闊的原野奔走,為牧羊必然仔
細檢視土質,容易發現金礦或其他礦藏。根據當時英國法律規定,發現卑金
屬(鐵、銅、鉛。。)礦,一般屬礦主所有,而發現金礦則屬皇家所有,因
此發現金礦者一般都緘默不語。
W。B。克拉克是一位牧師,同時還是一位地質學家,19世紀30年代末,
他曾在巴瑟斯特附近進行過地質考查,發現了金礦苗,並採集了標本。他在
一份報告裡曾預言,重大的發現即將來臨。然而他沒有緘默不語,卻把自己
的標本呈送給新南威爾士總督喬治·吉普斯。總督見到後反而面有憂色。他
對這位牧師說:“克拉克牧師,請把金礦藏起來,不然我們二人都有生命之
虞。”總督之所以有這樣的顧慮並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當時澳大利
亞社會剛剛由流犯殖民地步入公民殖民地,流犯人數仍然很多,並且英國還
不斷地向這裡的其他殖民區流放犯人,殖民當局怕因開採金礦導致嚴重後
果。加之那時尚未發現像後來蘊藏量那樣多的金礦。
19世紀40年代後,澳大利亞進入了它礦業史上的重要年代,不僅發現
的卑金屬礦日益增多,而且發現金礦也日益增多。1839年,波蘭伯爵保爾·斯
特傑萊斯基在澳大利亞進行了一次科學探險勘查。他從悉尼出發,翻越東南
大山進入他稱之為吉普斯蘭(Gippsland)的維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