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3 / 4)

小說:一個人的抗日ⅱ 作者:天淨沙

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當時美國既要支援印度為爭取**而進行的鬥爭,又要避免過分激怒最密切的戰時同盟英國,從而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程序。這樣的結果便是印度人認為美國在對英國人施加壓力上不夠積極充分,從而對其感到既憤怒又失望。而美國人也對印度民族主義者不顧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大局,在戰爭關鍵時期對英國施加強大壓力而感到難以理解和失望。這種感覺並未隨著印度的**而消失,而是在此後的歲月裡屢生齟齪。

印度**後奉行不結盟政策,雖然為本國帶來的巨大的好處,能從美國和蘇聯同時獲得大量的經濟援助。但美國卻對印度的這種外交政策越來越感到不滿,因為美國是希望印度在冷戰中站到自己這一邊,成為遏制中國和蘇聯的力量。

其次,印美關係還受到了美巴關係的制約。因為美國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援助,改變了巴印力量的對比,使印度主導南亞的夢想一時難以實現。

而美巴關係也時冷時熱,令美國人頗感頭痛。與美結盟,是巴基斯坦為對付印度的威脅、維護自身安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出於全球冷戰戰略的考慮,美國在拉攏印度未果後,才決定與巴結成軍事同盟,但由於擔心過度激怒印度,這些援助遠未能滿足巴方的要求,使巴方怨恨不已。

一九六二年的中印戰爭是南亞國際關係中一個影響深遠的事件,戰爭本身以及對戰爭的態度,造成了中印的徹底決裂,中蘇的進一步分裂,中巴的靠攏,美印的接近和美巴的疏離。

而這些,無疑給南洋聯邦的介入創造了機會,同時,也為美蘇共同干涉印巴戰爭埋下了伏筆。

#c。。。

更多到,地址

第三百一十章 國際調停

第三百一十章國際調停

南亞的局勢出人意料的複雜而微妙,美國、蘇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再加上混水mō魚的南洋聯邦,好一齣多國博弈的精彩大戲。WWw、

首先,在共同對付中國的問題上,特別是中印戰爭,以及中國在六四年試驗成功原子彈之後,美國將印度視為遏制中國的有力棋子。而對印度大量的軍援一方面改善了印美關係,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另一方面又jī怒了巴基斯坦,使之更加接近中國和南洋聯邦,以牽制印美關係的發展。反過來,中巴的親近及美巴間的相互指責與攻擊,又使雙方關係變得更加疏遠。

而蘇聯面對美國的冷戰,以及與中國關係的逐漸決裂,為了打破美國的封鎖,壓制中國的影響,建立從屬於自己的亞洲安全體系,也努力對印度進行拉攏。其領導人先後數次訪問印度,在軍事和經濟上予以大力扶持。在中印邊界衝突中,蘇聯更是公開站在印度一邊。蘇印的相互接近,使印度增大了在美蘇兩大國之間迴旋的餘地,也加大了對美國的牽制,在一定程度上爭得了印巴美三角關係中的主動權。

當然,巴基斯坦也是蘇聯爭取的物件,但因其與美國結成了軍事同盟,並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巴允許美在其領土上設立針對蘇聯的白沙瓦情報偵察基地),蘇巴關係較為冷淡。

而中國和巴基斯坦走到一起,則是出於有印度這個共同的對手。中巴兩國的接近,也使巴基斯坦在印巴美三角關係中具有了進行討價還價的餘地。

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前,印巴雙方都極為重視對美關係,競相爭取美國的支援。而美國透過軍售和經援拉攏印度,維持美巴同盟。但美國想在南亞搞平衡的做法,雖然造成了印巴對美國有一定的信賴,但也使他們都產生了深深的疑慮和擔憂。兩國不約而同地尋求外力的倚助,蘇聯、中國和南洋聯邦的介入正好滿足了這種需要,同時也使得美國在南亞的戰略構想更加難以實現。

借用一個童話比喻,美國想在印巴之間玩狐狸分餅的遊戲,但印巴兩國都不是傻熊,背地裡也在從國家利益考慮,並不按照美國人的設想行事。

等到印巴衝突爆發,立刻便使美國人面臨著頭痛的兩難局面。印度指責巴基斯坦使用了美援武器,要求美國解決這一問題。而巴基斯坦雖然承認使用了美援武器,但辯稱其行動完全是為了抵抗印度的侵略。

面對這樣的困局,在印巴都希望美國介入的情況下,美國明智地選擇了中立,一方面支援英國出面調解,力促雙方停火;另一方面又以暫停有關軍事和經濟援助為手段,向印巴施壓。同時,美國還通知巴基斯坦,只能將美*援用在國內安全、合法的自衛和集體安全上。

而戰爭的導火索——卡奇衝突的結果加劇了美國在南亞的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