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釣魚城之戰的齊靖遠,如今的他基本已經成大器了。
齊靖遠聳了聳肩膀,滿臉不屑的道:“可惜禮成江之波浪永遠不可能比的上長江洶湧澎湃,松嶽山、蜈蚣山也不如五嶽雄峰,下國主海東之主,也不是真正的中原帝王!”
“你!”王諶惱羞成怒,城外的三別抄攻城整整兩個月了,到現在還沒摸上城牆,這個漢使敢大言不慚,就不怕殺頭麼?
“高陽酒徒逞口舌之利,遂有油鍋之噩,靖選先生獨謂我高麗無油乎?”
“呵呵!三年前我家大王能以幾百人破安南,一年前大王能夠以二十萬破伯顏百萬大軍,難道下國認為我軍刀鋒不銳嗎?”齊靖遠淡淡的開口道,也不在咬文嚼字了。
“你!”王諶直接被氣的說不出話來,畢竟事實也是如此,如今大漢兵威無敵,齊靖遠他還真是不敢動一根汗毛,畢竟大漢的海軍可以瞬間而動,在蒙元沒有反應的情況先直接拿下他高麗,更何況如今城外可還是有一大堆的叛軍。
至於叛軍是哪來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只不過從何時起,流傳出了他王諶有愧高麗,無言面對祖宗,必須下臺的傳言,接著那就是鋪天蓋地的農民起義。
沒錯!劉宇正準備對高麗動手了,在後世如果說劉宇最看不慣的國家,絕對不是自詡為世界警察的美國,也不是和華夏血海深仇的日本倭國,而是這個反覆無常忘恩負義的朝鮮。
千百年來華夏幫過他多少已經完全無法記得清了,可是後世了,其結果呢華夏得到了什麼,什麼都沒到,抗美援朝的英雄之墓直接被他們炸了。
當然劉宇動手的原因不止這個,一年的時間足以讓劉宇摸清蒙元的情況,當然蒙元支柱,西域與朝鮮當然也在掌控之中。
開闢印度戰場從而佔領印度切掉蒙元與西域的路線也正式這一方面的想法,而如今劉宇更是把目光轉向高麗這一四千裡土地上。
不過顯然軍事幹預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幾千年來高麗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種族還有體系,雖然嚮往於崇敬華夏,可是華夏入侵的話也絕對會遭受反抗,這是劉宇不願意發生了。
所以之前的一幕就出現了,先是從間接的鼓動起高麗的反動勢力,當然不是漢國的名義,畢竟那東西根本隱藏不住,而是花代價讓商人去活動。
隨後齊靖遠這位boss就出場了,其任務當然就是迫使高麗屈服,當然不是臣服,只是屈服而已不需要任何人知道,也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支援!求各種票票! 不知道是不是漢臨多久沒求的原因,現在啥都沒了!《 呵呵
第二百八十一張 綠帽子節節高
如今忽必烈雖然可謂是窮途末路,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忽必烈再怎麼說還是蒙元之皇,蒙古之主,儘管這稱號除了領地之外,就沒人鳥過他。
可是不能否定的是忽必烈他依舊是蒙古之主,鬼知道那些蒙古王公會不會頭腦一發熱,全部來幫助他,畢竟劉宇漢國不是蒙古,這些根本無法預料。
之前就說過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切斷一切的可能,漠北的乃顏,劉宇是沒有辦法,不過乃顏雖然和漢國反目的機率十分高,而幫助忽必烈的可能性卻十分的低。
現在劉宇就是從四面對於蒙元全滅封鎖,前世歷史上蒙元之所以能堅持幾十年之久,可不是沒什麼原因,也不是他多麼得民心,更不是什麼管理機制的問題。
要知道兩宋時期的海貿極為發達,自漢武帝開闢兩大絲綢之路以來,由於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已經漸漸衰弱,可是令一條絲綢之路,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由於華夏航海業獨步天下的關係卻越發的興盛起來,直到兩宋時期華夏徹底失去北方,宋朝的兵弱導致年年要進貢。
一般的王朝早就應該崩潰了,可宋朝竟然整整堅持了三百年這不得不說是個奇蹟,其原因就是在於宋朝發達的海上貿易。
而元朝能堅持幾十年其原因也在此,在宋朝海上貿易朝廷只是佔了一部分,其他的就是各大家族士族分潤,可是蒙元不同。
作為遊牧民族貪得無厭的的方面就體現出來了。所有的一切海上貿易完全被他們壟斷,和後世差不多。只知道壓榨百姓的血汗卻賺取那似乎幾乎沒有一點用的黃白之物。
一個再怎麼無德的朝廷,只要有錢袋子,槍桿子就能夠保證穩定,真正君臨天下的蒙古人絕對不缺,壟斷了航海業的蒙元也不缺。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哪怕是華夏之人也會被巨大的權勢面對漸漸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