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3 / 4)

、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

宗室王公皆分隸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撥入這五旗。再無入正黃與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實際上,上三旗與下五旗只是相對於包衣佐領而言的,而與皇族和普通旗人無關。皇室管家內務府三旗的包衣佐領,主要服務於宮廷。下五旗亦設包衣佐領,皆為王府所屬,各隨其王之旗。

八旗的最小單位是牛錄,每300人為一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

牛錄既是一種社會組織,也是作戰時的一個單位編成,每牛錄300戶,每戶出一個壯丁,父死子繼,兄亡弟代,在全軍出動時才有每牛錄300人。一般作戰,每牛錄只有幾十人。

5牛錄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

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

八旗的組成是滿洲八旗300牛錄,其中包括約100個已經滿族化的蒙古牛錄,純粹滿洲牛錄僅210個,蒙古八旗129牛錄和漢軍八旗167牛錄。

而所謂的八旗還是乃顏據依“五行相剋”說制訂的。在《八旗通志》中有如下的記載:“兩黃旗位正北,取土勝水。兩白旗位正東。取金勝

清北京八旗分佈木。兩紅旗位正西,取火勝金。兩藍旗位正南。取水勝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師,或夜行黑色難辯,故以藍代之。”

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東方屬木,顏色為青,木能克土;南方屬火,顏色為赤。火能生土克金;西方屬金,顏色為白,金能生水克木;北方屬水,顏色為黑,水能生木克火;中央屬土,顏色為黃,土能生金克水。

從五行所屬的顏色和五行相剋的角度講。八旗所處的方位恰恰與五行相剋的方位是一致的:兩黃旗屬土,土能克水,所以在北方;兩紅旗屬火,火能克金,所以兩紅旗位於西方;兩白旗屬金,金能克木。所以兩白旗位於東方;兩藍旗屬水,水能克火,所以兩藍旗位於南方。

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職能。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徵。軍械糧草自備。

乃顏再度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八旗兵從而成了職業兵。清定都北京以後,絕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駐在北京附近,戍衛京師的八旗則按其方位駐守,稱駐京八旗,俗稱京旗,實即禁軍。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駐全國各重要城市和軍事要地,稱駐防八旗。

大清這個原本不應該在這個時代出現的的名詞,這時候的確的出現了,歷史的軌跡似乎在一系列的轉彎之中又回到了原點。

只不過不同的是,如今並不是一十七世紀近古時代,而是十四世紀的中古時代,雙方雖然有著一個清卻沒有一個明,清也非當初的清。

不知道歷史是都已經會像原先的軌跡般運動,清軍入關導致華夏民不聊生,然後就是再度的血腥屠殺,也許會也許不會這又誰知道。

如今知道的是大清正是建立,無論有多少種的原因,多少次巧合,清朝這個原本應該在三百年後出現的王朝的確出現了。

乃顏,哦!不應該說是皇太極,在建立大清的第一時間內,就直接實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先是把軍隊完全性的統一,原先的蒙古由於是遊牧民族說之散兵遊勇也不足為奇。

皇太極做的就是把所有蒙古人還有漢人進行整編,形成真正的戰鬥力,而不是與以前一樣只能打突襲之戰,而不是正面之戰的悲劇。

這樣的事情忽必烈曾經的確做過,可是忽必烈由於種種顧忌做的根本就不徹底,而如今乃顏也就是皇太極根本就沒有了任何的顧忌,蒙古的貴族本就大部分歸屬於忽必烈,而在攻陷大都之後就直接把那些人順便幹掉了。

來至於蒙古人的阻力幾乎沒有,剩下來的那就不是什麼問題了,整頓軍伍順利的完成,當然乃顏並不會就這樣停止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朝政,皇太極仿造漢國還有華夏的歷朝歷代的行政制度,直接完成了大清的行政體系,當然這玩意基本就是一個華夏的翻盤。

大清繼承了之前蒙元的行省制度,省下設道、府(州)、縣。同時在北方設立五個將軍轄區,管理廣大的東北和西北地區。

另外皇太極從太陰兵符之中瞭解到一個統一的思想統一的民族,還有統一的文化代表著什麼,完全就是壽命,華夏的幾千年依舊存在其原因就在於他們擁有著統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