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縱橫捭闔,沒有這麼一個人看著家門,沒有這麼一個人領導下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在控制著整個集團的運轉,陳曉奇就是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啊!
陳曉奇這一撤走,整個“美華集團”美國本部就剩下他最大了,陳曉奇將自己的巨大資產股份多分了百分之五給他,讓他全權負責其整個集團的發展,短時間內,整個實驗室部門將主要致力於現在已有的專案的深挖發展之中,而不是創新發明,這個方針政策是陳曉奇早就定下的,毋庸置疑他的權威性。
而另一方面的各大工廠的生產運轉,則有足夠大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在盯著,在陳曉奇的股權分配條件吸引下,為了自己明天的財富和地位,那些年輕的職業經理人們無不倍加努力和珍惜眼前的機會,他們深知自己掌控下的企業發展的越好,賺的錢越多,他們得到的財富就越多,陳曉奇甚至許諾,如果他們能夠將哪一個公司成功發展到一定規模並運作上市的話,他們將獲得加倍的股權分紅!
無利不起早。轉載自辛辛苦苦的工作為的是什麼?還不就是越來越多的鈔票麼?這個時代,儘管職業經理人制度已經實行了幾十年,但是絕大多數財團和大型企業的核心控制權仍然掌握在那些創業者的後輩家族手裡面,任何一個重要的職位都不可能留給這些招聘來的經理人。
但是陳曉奇不一樣,他就是孤家寡人一個,帶來的中國人終究還是不太夠用,且這些人也是不可能留在美國的,那麼不久之後,這些發展勢頭良好盈利充足的企業裡面,有的是高階管理職位,這可是財務自由 掌控自由 幾乎全權控制一家企業啊!試問那些不能夠獲得大財團大家族重用的經理人,誰不眼饞誰不珍惜?
斯特恩也是一個人,他從德國來,家裡面沒什麼靠得住的兄弟姐妹或者親戚之類的,就是找來一些同族的人,一時半會也很難就說支撐起這個巨大的集團來,那絕不是單憑這聰明才智就可以的。在這個集團中,陳曉奇用四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幾乎嚴絲合縫條理分明事無鉅細都要涉及到的管理體系,整個看似鬆散龐大臃腫的聯合體,實際上每一個部分都有詳細的管理條目細則,這是陳曉奇在充分挖掘後世“肯德基”“麥當勞”的管理辦法之後參考著搞出來的。
所以當陳曉奇鄭重的將諸位高層管理人員招集起來進行囑託的時候,這些人不僅沒有任何的惶恐,反而是個個激動不已,他們終於有機會甩開膀子盡情發揮了,陳曉奇話裡話外透出來的意思就是那樣,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他們就有可能以承包的性質將某一個公司抓在自己手心裡,陳曉奇和斯特恩將只作為大股東或者投資人賺取紅利,他們以後或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經營打造一整個的企業,背後還有資金充足的銀行在支援著,這種好事上哪裡找去啊?
陳曉奇為什麼會這麼想,為什麼敢這麼幹,能理解的人不多。但是洛克菲勒家族能理解,杜邦公司這些財團們也大約能猜到。但是這時代的中國人,那就不那麼容易理解了。即使另一時空到了21世紀的時候,那些憑藉個人努力幹起來的家族企業中,都恨不得將自己七大姑八大姨都塞進去看著家門,生怕那些招聘來的經理人和職員將自己的企業偷走了似的,卻不料這些沒有受過正規嚴格企業管理教育的親戚們,個頂個的當了無能的內賊和拖後腿的角色,不但對於企業發展絲毫沒有幫助,還一個個的把企業崩潰的時間大大提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死不悔改!
無怪乎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皆因他們始終都想不明白財富到底該怎麼掌控和使用,大多數創業者辛苦一生才開啟的天下,因為沒有時間或者忽略了對下一代的精心培養,結果第二代除了守成之外,開拓不足,完全沒吃過苦的第三代就成了徹頭徹尾的敗家子,跟上面那個結果其實是一樣的。
陳曉奇對於這種事情見的多了,也多次從網上看到一些牛人的主意和點子,但是說到底都是強調一點---在法制化的國家體制下,有嚴格法律約束的職業經理人往往比那些半吊子二三代和親戚更稱職,只要將那些處心積慮要將老闆的企業變成自己私產的無道德管理者擋在門外,或者透過輿論和經濟、法律制裁手段將這些人趕得無路可逃,這些骯髒的人終究會消失的一乾二淨。拿自己該拿的錢,做自己該做的事,這就是職業素質。很可惜的是,直到21世紀的中國,這種環境和氛圍都沒有培養出來,大行其道的是西方引進來的上下串通侵吞國有財產以及詐騙。
陳曉奇可不擔心這些人敢跟自己玩這樣的花招,一則這時侯西方法律已經基本健全,而且這些法律首先是保護他這類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