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依新,快下來,朱叔叔做了一天的船,肯定累壞了!”
嚴母說話了,小依新嘟著嘴,有些不甘心的讓朱執信把自己放下。
笑著搖了搖頭,陳意映牽起兒子的手,走進了房屋,她是個明事理的人,知道兩個男人見了面,肯定有許多話要說,這個時候婦人是不適合在場的,就算是關係再近也不行。
“坐吧,嚐嚐我從巡閱使府搞來的武夷山茶,這可是頂級的極品,就算是比起大紅袍,也只是輸在了稀有方面。”熟練的衝起一壺茶,林覺民示意朱執信隨意。
端起薄胎青瓷茶杯,朱執信輕抿了一口,仔細的讓茶水在口腔裡回味,半晌才嚥了下去,讚道“先苦後甘,百般回味,確實好茶,怕是隻有巡閱使府才能搞到這麼極品的茶葉。”
“自然”林覺民笑道“這武夷山的大紅袍採摘了一季,全部都送到了巡閱使府,外邊一片葉子都沒有,就算是北京的袁大總統,也要靠巡閱使府給他送過去,他才喝的道。”
朱執信此次來自然不是為了品嚐,僅僅聊了兩句,他就停了下來。
“哎”一聲苦嘆,林覺民道“就知道你此次來不是為了看我,說吧,到底是什麼事?”
尷尬的笑了笑,朱執信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意洞多想了,這次主要是為了看你,其他事就都是次要了!”
“好了吧,我還不知道你朱執信,肯定是孫總理有了什麼事才派你來的吧?”林覺民怪笑看著朱執信,直到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這個其實是有些事情,不過看到你現在過得日子,我有些猶豫是不是該說了!”
猶豫了一下,朱執信還是直說了“現在同盟會改革了,和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一起組建了國民黨,孫先生是國民黨的理事長,而宋鈍初則是國民黨的代理理事長,具體負責國民黨的事務。”
“是不是在北方失利了?”林覺民突然說道。
朱執信一愣,驚撥出聲“你怎麼知道!”
旋即,朱執信就知道自己自己說漏了,有些尷尬的笑了笑。
從身後的茶几上抽出一份報紙,林覺民甩給了朱執信。
“看看吧,報紙上都說了,國民黨重組,北方一片斥聲。”
接過報紙,朱執信僅僅看了兩眼,臉就黑了下來,自己什麼都還沒說,現在報紙上都把事情登了出來。
“那個孫先生,現在是準備透過競選的方式,獲得內閣總理的職位,進而實現平均地權的主張”
擺了擺手,林覺民直視著朱執信,誠懇的說道“不說孫先生是不是至誠為國,單就是他的為人,我就信不過了,如果你準備勸說我加入國民黨的話,我勸你還是不要開口了。”
“過兩天,我就要做廣東教育長了,我想趁著年輕,多位教育做些事情,其他的革命什麼的,我不想攙和了!”
“這些日子,孫復的人品或許有待研究,不過他確實做了許多事情,這是北方的袁世凱和孫文都比不了的。粵漢鐵路已經和株洲連到了一起,只要再有一年或者半年,粵漢鐵路就徹底通車了。南洋海軍的實力暴增,已經在南洋進行了三次巡航,極大的鼓舞了南洋華僑華人的人心,也切實改善了他們的處境。現在整個南洋巡閱使府正在大舉興建重工業,已經略有成效,這個時候我不希望再出現什麼亂子了,只要這樣下去,一切都會變好,你們也應該知足了。”
正詫異林覺民為什麼這麼決絕,當朱執信看到報紙的另一面,竟然是“孫文欲起二次革命,戰火再次燎原”,而旁邊的一份雜刊,竟然包裝上就是“孫文與大月薰不得不說的秘密”。一臉黑線的朱執信心裡哇涼哇涼,二次革命的事情,孫文僅僅提過一句,根本沒有實行,就在報紙上出現了。至於大月薰,就算是同盟會中都知者甚少,可也登了雜刊,這無意表明國民黨對南洋巡閱使府來說一句沒有秘密了,更甚至是連報紙都能輕易的打聽到國民黨內部的會議內容。(未完待續。。)
ps: 歷史上,林覺民在黃花崗成了七十二烈士之一,可是他的妻子卻在兩年後憂鬱而死,長子也童年夭折,只餘下一個遺腹子,人生也頗多坎坷,令人唏噓!
寫林覺民這一段,也算是有感而發吧,真希望這樣的人都能活下來,而不是留在我們的記憶裡。有大我精神的人,都應該得到崇敬,而不是在歷史落下那麼悲催的結局。
七十二章 臺灣來人
碧海藍天是漁民最好的伴侶,一艘三十多米長的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