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2 / 4)

小說:風月天唐 作者:幽雨

子給毀了,如今豈能再讓一個毛頭小子位於老夫之上?”

“陳浩此人是個禍害,若非是他,表哥又豈會枉死;若非是他,女兒又豈會深陷囚車而被眾人恥笑!女兒恨不能食其肉碎其骨!”

“夠了!胸無大志!老夫之所以搶奪此圖,實則是想脫離太極門,你懂什麼?”張百福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怒視張紅鸞。

“爹爹是想”

張百福輕捋花白鬍須狡黠一笑:“老夫一生居於人下,也應該搏上一搏”

途中無歲月,轉眼至河西。一路風塵僕僕來趕路之下,終於這一日來到沙州。經訊息得知這才知曉,張淮深獨領一支軍隊駐紮在敦煌縣南七里的鳴沙山。

於是陳浩便向鳴沙山而去,行至鳴沙山腳下陳浩這才覺得北方的山勢,雖然少了南方的俊秀與靈氣,然而卻多了幾份鋒銳峻礪。其山積沙為之,峰巒危峭,逾于山石。四面皆為沙壠,背有如刀刃。讓陳浩這個見慣了江南魚米之鄉靈動水繞的南方人,感受到了那襲犀烈風吹過的鋒利與躁動。

待陳浩在靠近鳴沙山,便看到了一排排營帳駐紮在山腳下。於是便牽著馬來到轅門,將一封信交予士兵。說有要事拜見張將軍,士兵自然不敢耽擱便朝主帳跑去。

此時的張淮深正在營帳中閱覽兵書,此次朝廷意有收復河湟十三州的打算,這自然是張淮深心願已久的事情了。又加上叔父對他如此器重把軍事佈防由他做初步調配,更是讓他格外謹慎小心。

也許是累了,張淮深將兵書丟在了一邊緩緩起身來到帥案前,看著案後懸掛的一幅書卷而怔怔出神。而寫的一首小詩正是當年陳浩入京之時的作品:屈指遙嘆西南燕,羞稱才子論詩篇。願執金戈橫跨馬,蕩平河湟談笑間。

當日於壽州之時張老爺子壽辰之時,陳浩曾應張淮深之拖寫了一幅舊作。張淮深喜愛有加,每每閒暇之餘總會站在這幅字前沉思許久。

“壽州一別卻不想成了永別,本想與你並肩作戰征戰四方,卻不想你落得如此下場。朝廷言你私通叛逆,然張某絕不相信你會如此”張淮深沉思良久,繼而自言自語的說道。

張淮深想起陳浩,眼神便多了幾份傷感。雖然他與陳浩只有幾面之緣,然卻有了相見恨晚之感。少失雙親的他自小就很孤立,即便叔父待他如親子,但是其他人卻不這樣看。因此對張淮深來說,陳浩是第一個在第一眼就看出他內心所想的人。

朋友貴在交心也貴在無心,坦誠相待則交心,心不設防則無心。三國桃園三結義想來也是這般意氣相投,才促成了劉關張的千古美名。

就在這時從帳外走進轅門守兵,來到近前單膝跪地:“將軍,轅門外有一人聲稱是將軍友人,此處有書信一封,請將軍過目!”

“哦?呈上來!”張淮深收回心神,繼而沉聲說道。

接過守兵呈上的書信,張淮深不由眉頭一皺。這書信入手卻感覺有異,像是其內有硬物一般,略作思量後便開啟書信。這一開啟書信倒是讓這位年輕將軍為之一愣,信封之中未有信只有一雙箸(筷子)。張淮深這是頓生疑惑了,這般怪事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莫非是怕自己食飯無箸不成,想到這裡竟然覺得一陣好笑。於是他倒想瞧一瞧轅門外,到底是何人敢戲弄他張淮深。一更。by:89|10054136》

第八十一章 寧願我負天下人

第八十一章寧願我負天下人

看到這個‘十’字,張淮深雙目陡然銳利有神。隨後緩緩一笑將信封丟下,輕輕拿起一隻筷子與另一隻筷子‘十’字安放,旋即一撩戰袍便向轅門而去。

陳浩在轅門外等候之時,將周圍的山勢地形盡收眼底,對張淮深選在此處安營紮寨深感認同,進可攻退可守實乃絕佳之地。

遠遠的聽到腳步聲陳浩循聲望去,見一身著墨黑色鎧甲的年輕將軍向這裡而來。再往近處陳浩才看清來人的面孔,正是壽州一別的張淮深。

“張將軍別來無恙!”陳浩率先拱手行禮道。

張淮深此刻激動之情莫以言表,本以為陳浩已經死了,卻不想尚在人間。方才從營帳之中出來之時,張淮深本以為是陳浩的親友來訪。張淮深之所以有這樣想法,是因為他看到了那十字型的筷子。這種以物對話,也只有當初在壽州之時陳浩曾做過。所以他認為定是陳浩臨終之時,將這件事告知了親友。

張淮深激動的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些什麼,語塞了半日這才低聲道:“陳兄,沒想到”

“張將軍可否帳內一敘?常某有事相商!”陳浩示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