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眼下冀中那邊,連黃色炸藥都能自己造了,咱們察北軍分割槽雖然比冀中軍分割槽低一級,也不能老滿足於用黑火藥復裝子彈。”(注1)
“那恐怕一時半會兒我給不了你滿意結果!”劉國樑咧了下嘴,苦笑著抱怨,“咱們察北軍分割槽才成立幾天啊,能跟老呂的冀中比麼?無論自然資源還是人材條件,都差了人家不止一點半點!”
“那就派人去取經,該學的東西,一定要學到手!”甦醒根本不給劉國樑講條件的餘地,繼續大聲督促,“你負責的電訊部門裡,不也有很多大學畢業生麼,抽調一批去冀中取經。我想,老呂肯定不會跟自己人藏私。還有,別老盯著老呂那邊有什麼資源優勢,咱們這邊雖然荒涼了些,但也不是什麼都不產。王鬍子那邊不也建立了氈子作坊、骨膠作坊和肥皂作坊了麼?派幾個技術人員過去學習一下,具備推廣條件的,就像整個軍分割槽推廣。不具備推廣條件的,則讓技術人員幫他們去解決一些生產上的實際問題。跟小鬼子的這場仗,且有的打呢。咱們不能越打越窮,越打越窮,最後什麼都得從老百姓嘴裡往外扣!”
注1:冀中軍區,晉察冀軍區下屬的二級軍分割槽。下面還設有五個三級軍分割槽。司令員呂正操。由於地理位置靠近平津,所以該軍區從北平的高校中,吸納了大批科技人才。在抗戰初期,就建立起了完整的兵工生產線。可生產黑火藥,炸藥,無煙炸藥,乃至炮彈和五零小炮。為敵後抗戰事業,提供了強力的支撐。
第四章 榮譽 (三 上)
這個任務,劉國樑樂意接。眼下已經不是前兩年了,給隊伍開劈財源還要考慮路線正確與否的問題。眼下從陝北邊區到各大根據地,生產自救已經成為僅次於對日作戰第二重要的事情。上級指示中也再三強調,每個軍分割槽必須有個夠份量的領導去抓生產,並且必須在短時間內要抓出成績。
導致八路軍指導思想發生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管轄人口越來越多的現實。第二,則是日益艱難的外部環境。
眼下可不是三七年,那時侯,全國抗戰剛剛開始,中央政府即便為了做給老百姓看,也得象徵性地給八路軍撥發一些彈藥和軍餉。而自打三八年夏天起,防止八路軍和新四軍藉助抗戰之機偷偷做大的論調,在國民政府內部就重新佔據了上風。發給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餉則能拖就拖,每次拖延都能找到足夠的藉口,連花樣都不帶重複的。到了今年春天,隨著軍委會中將主任賀貴嚴被“踢”到蘇聯專職接洽對華援助事務,給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糧餉輜重則徹底停了下來。重慶辦事處的人每次去軍委會催討,要麼吃個閉門羹,要麼被好茶好水招待一番,然後通知下次再來!
被軍委會斷了糧餉,可八路軍和新四軍卻不能不繼續堅持抗戰。全國四萬萬雙眼睛在盯著呢,誰在為國流血,誰當了孬種,老百姓們心裡頭跟明鏡一般。況且以八路軍和新四軍目前所處的位置,也無法像其他軍閥那樣掉頭“轉進”。他們非但遠離重慶,也遠離延安,各大根據地都是靠老百姓一把米,一根木頭給堆起來的,若是八路軍也學別的孬種那樣掉頭跑了,老百姓們可就有的罪受了。小鬼子麾下的那些大小漢奸甭看沒勇氣跟八路軍動手,狗仗人勢欺負起老百姓來,可是一個頂仨。特別是對於支援過抗戰隊伍的老百姓,漢奸們越是從對方的高大身影裡看見自己的齷齪,越恨不得將他們斬草除根。
如何在失去糧餉物資供應的情況下繼續堅持,辦法只有八個字,“精簡隊伍,自力更生”。為了節約日常消耗,晉察冀軍區總部那邊,已經把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幾個騎兵團全都改編成了步兵。寶貴的戰馬除了極少數一部分配備給了機關領導和通訊單位之外,其餘的要麼送給老鄉做拉車種地的大牲口用,要麼集體屠宰。當騎兵們目睹平時生死與共的戰馬被牽往屠宰場時,其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注1)
作為剛剛成立沒多久的三級軍分割槽,察北軍分割槽原本就沒多少人馬,所以暫時還用不著精簡隊伍。但自力更生的事情,卻半點都馬虎不得。這涉及到軍分割槽的日後在失去上級部門的輸血下,能否獨立生存問題。也涉及到新開闢的根據地能否站住腳跟,能否在外部情況發生變化時,依舊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壯大。不但軍分割槽總部的直屬機關,要想方設法自給自足。下屬各支地方武裝,也得根據自身所在的周邊環境,竭盡所能自籌補給。
察哈爾整體上地廣人稀,想和冀中、冀南那樣在各根據地內部發展農業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切實可行的方案是根據口內口外的天然資源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