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2 / 4)

小說:三國第一將 作者:浪劍飛舟

雖然病重,但只要其一日未死,荊州便是不會大亂,不過劉表兩子,劉琦平庸,劉琮年幼懦弱皆不是可為人主。加上荊州蔡氏,把持荊州大權,一心想要廢長立幼,恐怕是有內患之禍端。”

諸葛瑾自然也知道衛濤不是想要聽這些套話,所以在微微一頓之後又是繼續言道。

“如今劉表尚在,自可無事,一旦劉表逝世,荊州必定禍起蕭牆之內,而以蔡氏大族必定能夠達成心願,只是廢長立幼乃大忌,荊州人士必定因此而亂。而荊襄又為兵家必爭之地,到時候恐怕不僅是主公,益州、江東、曹操恐怕都會是覬覦荊州之地,若是主公也是南下,則四方大戰不可免也!”

“四方大戰!”

衛濤又是微微一愣,隨即面色就此一沉。

“若果然是如此,恐怕死傷者眾矣!”

但到了現在,哪怕是衛濤也不可能說不再是繼續南下,已經下了逐鹿中原,早日一統,以破外敵的心思,除非還有一人能夠迅速靖平其他幾路諸侯,不然,衛濤根本不可能再是改換心思。

更何況縱然沒有衛濤南下,但也同樣是有三方大戰,死傷的人數也就未必是少了。

“不錯,而且以主公之實力,很有可能會是讓其他人聯合起來共同為難主公,到時候主公恐怕更是難辦。”

諸葛瑾這個時候又是開口對衛濤而道。

“縱然我軍實力強大,又有主公率領,但想要面對三方之力還是有些困難,稍稍一個不慎,就有可能是有昔日曹孟德攻伐江東之大敗。”

越聽諸葛瑾的話,衛濤就越是忍不住暗暗皺眉頭,諸葛瑾的話語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極為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自己本來就是流露出要逐鹿天下的意思,如果真有一大敗,那麼其他諸侯絕不會放棄趁勝追擊的機會。

而到時候,中原再是內戰大開,自己的設想更要顛覆,比之不理會中原之事,直接就是抵禦外敵更是糟糕百倍。

“主公,還不僅僅只是如此,若主公是要南下,還有一人是擋在主公路途之上,宛城張繡。”

就在這個時候,諸葛瑾好似沒有看出衛濤的為難,又是開口說道。

“昔日張濟南下,因為主公志不在中原,沒有多做理會,後來他進逼荊州,劉表為了安撫於他,就是將宛城割讓,後來張濟身死,由著其子張繡繼承家業。雖然宛城一地不大,但被張家叔侄經營數年,存積兵將無數,加之張繡善戰,想要拿下宛城恐怕同樣也是不易。”

衛濤不由得暗暗皺眉,他知道這不是諸葛瑾有意打壓士氣,抬高困難,而是再將所有情勢告訴自己。

情勢不好,卻不嚴峻,但衛濤不能不應。

“子瑜,你的意思可是要我先降張繡?宛城一地不可能抵抗得了一軍之力,而且那宛城張繡這些年來一直是呆在宛城之中,不見其有所動作,顯然也非是有匡扶天下之志,若是我以招降,那麼便是有機會可是讓其降服。子瑜,我言可確實否?”

“主公所言不差,正是如此。”

諸葛瑾微微一笑點點頭說道。

“而且那張繡也算是人才,北地槍王的名頭可不是靠著吹噓而來,能夠多得一將是為一將也!”

(感謝天?葉№舞空的打賞,也感謝其他各位支援本書的書友,謝謝!)

第三百零五章 鮮卑北來

“張繡”

聽到諸葛瑾如是一言,衛濤很是有幾分猶豫。

“不知主公可有什麼疑慮?”

諸葛瑾見到衛濤猶豫不由得很是有些奇怪,當即就是言道。

“不敢隱瞞主公,我為主公掌司隸之後,因為與那宛城頗進,倒是與那張繡有過幾次往來,言談之中試探得出,其絕非是為雄主,有著投靠他人之意。而以主公之壯志,如那張繡一般的勇將還是越多越好才是。”

聽到諸葛瑾這話,衛濤不由得在心中微微苦笑。

卻是方才衛濤在想到能夠勸降張繡的同時,也是想到一事。

歷史上曹操攻打宛城之時,也是勸降過張繡,只不過後來因為看中了張繡的嫂嫂,而讓張繡叛亂,就在那一戰中,就是連典韋這樣的武將都是因此而死。

衛濤自問自己不是好色之人,家中又有諸位絕色,必定不會犯著曹操之錯誤。

衛濤之所以猶豫,卻是擔憂那張繡會是不滿其所得,降而復叛,到時候可不好收拾。

要知道衛濤會是做如此之想也不是沒有根據的事情。

歷史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