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甘心。
可在不甘心的同時,徐盛心中也不得不對周瑜是有幾分佩服。
“徐勝你年歲也不大,若是就此而死可是心甘?難道就是沒有想要有舒展身上本事,一名留青史之心乎?”
而就在這時,衛濤又是緩緩開口,哪怕是以徐盛這個已經‘死’心的狀態,也忍不住神色微微一動。
這是動心了的表現。
但不得不說這徐盛對於孫權還真的是有忠心,也只是面色微微一變。隨即就是認真而道。
“大將軍不必所言,若要徐某背棄主公萬萬是不可。大將軍不必在我身上花心思就是!徐某人起於微末。這一生就此忠於主公,若要我背棄主公,那麼我寧可無所作為,甚至身後默默無聞。”
名利大關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渡得過去,但徐盛這麼一說之後,整個人就此放鬆了下來,顯然已經真正放了開來。
見到如此,衛濤更是愛其長才。
“我的確是想說於你,而且我也是可答應,必定不使你與孫權交戰,而會是派你駐守北方,為我大漢戍守邊疆,說不定日後更可名留青史,豈不比如今出師未捷身先死來得好?”
衛濤自然不會因為徐盛一拒絕就是放棄勸說的機會,依舊是笑意吟吟而道。
“我若戍邊,大將軍麾下同樣是有能將南下,不過一層遮羞布而已。大將軍好意徐盛心領了。若大將軍果然是為徐盛好,那麼就請成全了徐盛的意思。”
面對衛濤所言,徐盛平靜地回答道,臉上不見半點動色。
“你既然是如此忠心孫權,那我再問一句,若無孫權如何?若孫權已降如何?”
徐盛越是如此忠心,衛濤對於其人就越是欣賞,忍不住又是問道。
這一次回應衛濤的只是一片沉默,哪怕是以徐盛之誠,也是回答不上來。
但這個時候衛濤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回答就是回答,一揮手自然是有侍衛上來將徐盛給待下去,只不過徐盛在臨離開之時,衛濤只是說了一句。
“那一日的時間不會太久的,長江也未必能夠算得上是天塹!”
這話已經是表露出衛濤意圖江東的意思,但那徐盛雖然明白,可什麼也是做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