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點著頭,道:“將軍放心,此事決不敢忘!”張瑩瑩、尹春花都是孝女,更何況楊侑給了他們足夠心動的條件,傻子才會拒絕。
陰世師嘆息一聲,他站起身來,想著時日不多,不由有些擔心起女兒來。女兒有些任性,做事不拘小節,有時候大大咧咧的,像一個男子,如今沒有了自己的照顧,誰知道以後會惹出什麼事出來?
此時,陰世師並不知道,他的女兒會有怎樣的成就,更不知道他的女兒會嫁給什麼人,是否能夠幸福。
漢川郡的三月底,顯得春意盎然,作為楊侑日後收復關中的橋頭堡,需要格外重視。此時恰逢韋娟偶感風寒,便停留在漢川郡養病,藉著這個機會,李靖、侯君集等人分別在各郡巡視,視察春耕的情況。
由於南鄭被秦嶺和米倉山橫貫東西,造成漢中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呈階梯狀分佈,所以南鄭的良田集中在漢江、西流河等流域兩岸及中部的平原地帶,因此侯君集首先在這一帶巡視。
此時農田裡一陣忙碌,侯君集帶著幾名親兵,在田間巡視著,不停的問著百姓。
一個下巴長著鬍鬚,面相卻極為年輕的少年,他笑呵呵的問著一個老漢:“老人家,能忙得過來嗎?”
老漢搖搖頭,道:“哎,如今男丁太少,家裡的地耕不過來。”
隋末漢中、巴蜀並不多,竟然還缺少男丁?少年心中驚訝,這時老漢解釋著,才讓眾人明白了其中原委。原來大隋徵遼,漢中也出了不少力,不少男丁應徵入伍,但一入高麗,很多人沒有回來,也不知道是戰死還是被俘了。
那少年沉吟著,他揹著手在田間踱步,這時,一個年約三十歲計程車兵給少年說著什麼,少年這才點點頭,表示明白。
少年又蹲在地上,看著地上剛剛翻新的硬土,他伸手拿過一塊,放在掌心上,又輕輕地捏著,泥土很硬,需要花費一定力氣才能將泥土捏碎。少年看了看,搖搖頭,問道:“這是幾等田?能產多少糧食?”
老漢道:“這是中等田,能產一百五六十斤。”
少年搖搖頭,一般中等田能產兩百斤左右,而漢中只能產一百五六,證明這裡的糧食產量,比別處要低。少年度蹲下身子,看了看犁溝,他發現犁溝只有一根半手指深,他將泥土搬開了一些,這才發現地下的泥土更軟一些,似乎土質更好。
如果犁地能夠深一些,或許產量會提高,此外,現有的肥料也可以改良,少年心中想著,糧食產量或許能提高到兩百以上。
少年轉過頭,又問著老漢。老漢嘆息一聲,他將犁拿過來,解釋了一番。原來是一架直轅長轅犁,這種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高,而且犁鏵只是一片薄薄的鐵皮,也就是說,用這樣的犁,不能插得更深,翻土、鬆土的效果不佳。
而且,少年還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犁鏡。犁鏡在西漢中期已經廣泛使用,不過這種技術性的東西被工匠密不外傳,想不到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還有沒有犁鏡的犁出現,讓少年不禁搖搖頭。
少年叫過一個漢子,這個漢子是將作監的官員,聽到少年吩咐,他走了過來,恭敬的聽著。他的表情讓老漢有些不解,不是那個黑臉的健壯大漢才是頭嗎?
少年撿起一塊鋒利的石頭,在地上畫著,不時的說著什麼,那名官員不時點頭,不時詢問,少年卻是微笑著解釋。這讓老漢更加不解,他從少年時不時傳過來的聲音,判斷出少年好像做過農活,對農具也瞭解頗深。
官員聽完少年的話,道:“打造並不難,關鍵是在於缺鐵。”
少年一愣,明白官員所說的問題,如果要大規模的打造,並且犁鏡也使用鐵的話,消耗量還是很大的。漢中倒是產鐵,但是與巴蜀一樣,是多種伴生礦,提煉不易。
而此時後世的攀枝花,還是荒山野嶺,更不用說更南方的地區了。這個時候,少年想起了揚州珠崖郡(海南島),在那裡,有極為優質的鐵礦,日後一定要開採出來。
少年站起身來,想了半響,還是下定了決心,道:“想辦法,至少要打出五千套出來,誰敢不配合,你叫他來找我!”此時正是春耕時節,必須要抓緊時間,不然會影響極大的糧食產量,也就影響日後的計劃。
官員應著,這時少年又向前走去,渾然沒有注意天色已經黑了。
大興城已經陷入了一片黑暗,時不時的,一些士兵在街道上巡邏,搜查著可疑人物。
突然,從獨孤府中,走出了十幾個黑衣人,他們偷偷摸摸,一邊走一邊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