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2 / 4)

小說:撼唐 作者:水王

陽城北三十里,李大亮率兵五千人,已經趕來了這裡。在數日前,他接到太子的加急軍令,要讓無論如何想辦法要救出淅陽郡太守趙慈景。

李大亮在接到情報之後,迅速分析了淅陽郡的形勢,他認為,隋軍已經控制了南鄉縣和丹水縣,意味著唐軍走水路會遭到隋軍的攻擊,同時,也會令他的計劃成為泡影。

既然目標只是救出趙慈景,而不是擊退隋軍,保全整個淅陽郡,那麼李大亮採取的辦法就只有奇襲。既然是奇襲,就不能走丹水。

所以,李大亮將路線選擇在少習山和武當山之間的那條峽谷,峽谷約長十五里,在平時路也不算很難走,如今下雨,容易打滑,但李大亮沒有了辦法,只能趁著大雨傾盆,帶著士兵急行軍。

由於峽谷內積水太深,還是影響了唐軍的行軍速度,不得已,他讓士兵上山砍伐樹木,簡單地紮成了木筏,花費了一天的時間,這才渡過了有兩里長的水坑。

渡過了水坑之後,天氣已經朝著晴朗好轉,每一天下雨的時辰不超過五個時辰,而且大多集中在晚上,讓李大亮行走更快。

可是,在抵達均陽城三十里外的時候,李大亮覺得有些不對勁了。淅陽郡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在丹水以南,還有一連串的山脈,是武當山餘脈,李大亮走的路就是這一段山脈的西麓與少習山的夾縫。

由於這樣的地勢,使得淅陽郡湖泊不多,面積也不大。可是如今,在均陽城北三十里外的這裡,竟然有了淺淺的水痕。這樣的水痕不是因為下雨而堆積的,因為從地勢上來說,這裡比較高,囤積不了水,雨水應該會向東南流出去。

可是,士兵們造飯的時候,挖地三尺,地面仍然帶著溼氣,這證明這一帶,曾經被水淹過,而且時間還不短。

這讓李大亮變得格外警惕,他吩咐士兵小心謹慎,一路探查。而越往東南,他發現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這一帶由於丹水和漢水的沖積,所以平原開始增多,是淅陽郡的產量區,不僅有大量的農田更有許多村子,李大亮曾經來巡視過,所以他非常清楚。

可是如今,即使是下了一個月的大雨,也不至於如此呀!農田裡的小麥已經被收割,暫時看不出端倪,可是這些村子裡,竟然沒有人居住?一個人也沒有?

李大亮派兵查詢了幾個村子,得到的是相同的答案。這不僅讓他狐疑了。究竟是什麼理由,讓百姓統統撤走?

離均陽城二十里的時候,李大亮不敢輕易南下了,他派出了斥候,前去探查,然後再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均陽城外,隋軍已經將堤壩開啟,蓄積了多日的江水如萬馬奔騰,轟然朝著下游賓士而去。楊侑考慮到下游的蓄水能力,並沒有一下子將積水放走,而是較為緩慢地洩洪。

隋軍正在緊張地排水的時候,已經逐漸包圍了均陽城,而且首先從北邊開始包圍,這就等於截斷了均陽城的退路。大水一退,在烈日的爆曬下,城牆開始一層層的剝落。

糯米汁在河水的浸泡下,逐漸被分解,再也沒有粘性。王長諧急忙帶著士兵用沙袋填補城牆,將缺口給堵上,可是民夫們剛剛湧上,早有準備的隋軍就已經殺奔而來。

經過兩日的暴曬,隋軍的弓弦已經恢復了彈性,無數弓箭手衝到城外七八十步的地方,開始施放弓箭。箭羽如簧,朝著城頭上飛去,頓時射死了二十多名正在搬運沙袋的民夫。

民夫看見這一幕,紛紛扔下沙袋,一聲吶喊,倉皇逃竄。

隋軍的突然殺來太過於迅速,以至於讓唐軍有些措手不及,王長諧急忙帶著弓弩手衝上去,想要反擊隋軍。可是剛剛登上城頭,隋軍弓弩手距離城下只有五十步左右,又是新的一輪射擊,將唐軍壓制得抬不起頭來。

隋軍採取的是三段射擊,並且隨著射擊漸漸向前移動,在經過十幾輪的射擊之後,隋軍逐漸靠近了城牆。侯君集身著鎧甲,一馬當先。

隋軍的步卒舉著雲梯木板,在隋軍弓弩手的掩護下,很是順利的抵達了城下,隨後利用工具迅速過了護城河,護城河的河水已經滿了出來,一片渾濁,還帶著臭味。

隋軍沒有片刻猶豫,蹬蹬蹬過了河,讓唐軍大驚失色。唐軍在王長諧的指揮下奮力射出箭羽,可是收效甚微。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區別,是因為唐軍計程車兵不多,同時由於能使用的弓箭不多,所以在遠端輸出上,根本不能和隋軍相比。遠端輸出雖然比不上,但隋軍靠近了城牆,對唐軍就有利得多。

王長諧看見隋軍要爬城,一聲令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