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3 / 4)

小說:駝峰航線" 作者:美麗心點

但都逃脫了,但親眼目睹摔飛機,還是第一次,那個場景,多少天都在腦子裡揮之不去。”

巫家壩機場跑道,煙和火沖天而起。

所有等待起飛的飛機、每位機組成員都親眼目睹了這一慘烈的情景,大家也只能是乾著急,眼睜睜地看著墜毀發生在眼皮底下的飛機在燃燒。

消防車、救護車,警鈴、警笛、奔跑的人紛紛向飛機墜毀地方奔去。

每架飛機的螺旋槳都在轉動著,但引擎發出的聲音明顯在減小,機組的人都意識到,今天肯定是飛不起來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機場、跑道都要關閉。

鄭家瓊老人說,雖然是在滑行道上,但機長告訴他,讓他把發動機散熱魚鱗片關上。為了節省不必要的空耗,機長已經準備關車了。

耳機裡傳來塔臺的聲音:“43324,起飛。”

徐承基:“43324就是我們前面那架P…40,巫家壩機場空管是美軍,空地通話全是英文,所有語音通話大家在飛機裡都能聽得見,塔臺的起飛命令下來後,通話器中頓時一片嘈雜,都認為是不是聽錯了。連我都忍不住了,抓過送話器就問,先生,搞錯沒有,都這樣了還飛,難道你們沒看到那架火光沖天的飛機?”

然而,耳機中再一次傳來了冰冷的語音,那是毫無商量餘地的命令:“起飛!”

鄭家瓊:“這次大家都聽清了,沒有人再爭辯,滑行道上,每架飛機都在怒吼一樣地轟鳴著。”

徐承基:“我們的104號就在那架飛機旁邊滑過,消防車的警笛聲、螺旋槳聲嘶力竭的轟鳴聲,燃燒著的飛機發出的‘乒乓’炸裂聲,人啊,心都快碎了。”

鄭家瓊:“滑跑過去的時候,機長讓我收起落架的聲音都變了調,我偷偷斜了他一眼,看見他哭了,那時飛機正爬高哪。唉,雖然不是一塊兒的,但畢竟都是飛‘駝峰’的,也算‘戰友’啊,什麼是踏著戰友的遺體往前衝,那就是!”

飛機墜毀機場不關閉,飛機失事在跑道上也不停飛。

郭漢業、徐承基兩位老人都“白”了我一眼:“孩子,你知道嗎,飛‘駝峰’後期,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兩個人飛——要麼是沒有副駕駛、要麼是沒有報務員”

啊!這是我一點兒都沒有想到過的,簡直使我大吃一驚!

老人說,到後來,都快摔沒了,找不到那麼多的人啊,但飛機又不能停下來,在機組少一個人的情況下,也不停——兩個人飛。

士氣是比較低落,但飛機還得飛,空運一刻也不能停!中國航空公司老謀深算的威廉·蘭霍恩·邦德,又是個火暴脾氣、軍人出身的李吉辰徹底狠上了,可他們是和誰發的狠?

是跟交通部還是航委會,還是日本人!

學生軍飛機摔了有補充。

老人們說,按那個《租借法案》,中航的飛機摔一架,美國那邊給補充一架,一直讓你保持一個“基數”。1942年,中國航空公司共有10架不同型別的運輸機在“駝峰”航線上穿梭,到了1943年,這個數字改為20架,在1944…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決定性的一年,又增加為30多架。

華人傑:“反正是這邊摔一架,那邊補一架,總是這麼多。”

都是破飛機,1945年之前,幾乎沒有新的,大多是從歐洲戰場上淘汰下來的。

第十八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6)

過來時連外部油漆都是盟軍的草綠色。老人說,大家也能理解,誰有好東西往你家放啊。

一開始連機身後部那個“中”都沒有,還是陳納德提的建議,第十四航空隊驅逐機有時要在進入昆明這一段護航,為了便於區別,這才在機身上塗字。

我總算是弄明白了,為什麼有“找”不到自己的飛機這樣的事情發生——全都一樣。我也理解了,多次問那幾位在加爾各答達姆達姆機場工作過的老人,“中航”一共有多少架飛機在加爾各答呀,沒一位老人能告訴我準確數字——都一個顏色,連飛行員都容易弄混,何況他們。

隨著飛機數量逐年增多,運輸量也日漸增大。

1942年8月至12月,四個月時間,中國航空公司飛越“駝峰”8733次,運進中國的物資有1843噸,到了1943年,這個數字就變成飛越“駝峰”9546次,空運進來軍需物資超過10000噸。

至於1944 至1945年“中航”飛越“駝峰”的空運總量,一直沒有查到準確數字,因為從1944年開始,無論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