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聽完前因後果不由長嘆一聲道:“鳳雛之計勝我一籌。”說罷便領孫權去見魏主曹丕。
卻說南燁領兵追擊吳、魏兩軍,孫權、司馬懿前腳剛走,南燁後腳便到了。當他來到城牆之下便是一驚,只見城外滿地焦土,根本沒有馬超的影子。可是當眾人看向城頭之時又是一喜,鄴城之上已然改旗易幟,變成了南漢城池。
城頭士卒見南燁兵到,早有人通報馬超,城中眾將一同出城,將南燁迎進城去。雙方一番寒暄,南燁方知是龐統設計取城,心中不由大喜,重賞麾下眾將。
龐統早已探明曹丕人馬離城不遠,還遣人救了孫權、司馬懿,壞了自己大事,便對南燁道:“如今東吳已平,唯有曹魏二州未定。國師當儘快發兵,一鼓作氣擒殺孫權、曹丕一統天下,此乃萬民之福也!”
南燁此次強軍盡出就是有此打算,何況現在已然攻陷了鄴城,就算想要與曹丕和睦相處都不可能了。南燁點頭道:“士元所言極是!我正欲出兵去戰曹丕、孫權,你等誰願與我同往?”
眾將聞言皆踴躍願往,反而令南燁有些為難,不由看向郭嘉、賈詡、龐統三位謀士。三人之中賈詡最為圓滑,並不得罪眾將,郭嘉卻不在乎眾人看法,只是一心為國,對南燁道:“甘將軍、太史將軍統領海軍,不應久離,當回兵以鎮海疆。鄴城乃是要地不可不守,依我之見當留重兵,總督大軍糧草。”
南燁動用甘寧、太史慈本就是為了跨海偷襲青、徐二州,如今打到鄴城,二將早已超額完成任務,於是南燁便命二人回兵。又命賈詡、張郃、馬岱鎮守鄴城中轉糧草,其餘眾將再次出兵追擊孫權、曹丕。
孫權鄴城中箭,又傷了大將周泰,麾下將士也所剩無幾,便有退兵三韓、高句麗之意。所以一見曹丕,便向曹丕請辭道:“南燁兵強將勇,害我基業盡失。我欲退兵三韓,再整兵馬與南燁爭鋒,還請魏王借道與我。”
曹丕一點不傻,知道孫權這一去就回不來了,而自己一家兵馬也絕非南燁敵手,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和孫權一樣退往鮮卑、烏桓之地苟延殘喘。於是對孫權道:“陛下何出此言?陛下乃一國之君,本王乃是陛下之臣,冀州、幽州亦是陛下之地,豈能言基業盡失?還請陛下與本王合力抗敵,莫讓天下百姓心寒。”
孫權聞言一驚,從理論上來說曹丕退位稱王之後確實先向劉備稱臣,又向自己稱臣。可實際上二人卻不相統屬,只是平等的聯盟關係。如今曹丕面對強敵,將這主從關係搬出來,孫權還真無話可說。
魯肅見孫權吃癟便道:“魏王既認我主為君,便應知君命不可違。陛下之意是命魏王率軍鎮守二州以防南燁,待陛下退往三韓整頓兵馬之後再來相助。”
司馬懿聽魯肅辯才如此厲害,便道:“有道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南燁出兵攻陛下之地,本與魏王無關,魏王卻出兵相助。如今南燁兵來,陛下一走了之豈不令人心寒?陛下若真欲走,便莫怪我等投效南燁國師。”
孫權聞言臉都綠了。曹丕此時最大的優勢就是退還了帝位而稱王,他能尊劉備、孫權為帝,自然也能尊南漢的劉懿為帝。假如曹丕真的與南燁合兵,孫權可就連活路都沒有了。
魯肅同樣大驚失色,沒料到司馬懿直接出言威脅,這讓他感覺有理也說不清。呂蒙是武將出身,辯才雖不如魯肅,卻有一股血性,當時拍案而起,拔出佩劍怒道:“你等安敢投賊!看我殺你!”
第六十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22)
曹丕帥帳之中的曹將見呂蒙拔劍威脅司馬懿,當時就不幹了,紛紛拔劍而起,指向呂蒙、孫權。此時呂蒙也發現自己太過莽撞,竟然忘了這裡是曹丕的地盤。
就在帳中劍拔弩張之時,忽然帳外探馬來報道:“南燁盡起兵馬出城,正往此地而來!”
探馬這一來倒是給呂蒙解了圍。孫權趁機站起道:“諸公且收起兵器。如今大敵當前,非是我等相鬥之時。我當與魏王合力共退南燁之兵。”
呂蒙有了臺階便將佩劍收起。曹丕同時示意眾將收起兵器,而後問司馬懿道:“都督可有破敵之計?”
司馬懿如今都被南燁打怕了,正面交鋒不是南燁敵手,守城守營南燁又有霹靂車,可以說攻不能攻,守不能守。司馬懿想用火燒、水淹之計對付南燁,不過似乎南燁麾下也有能人,選擇的紮營地點都無法使用水火之策,這讓司馬懿有些無從下手。
魯肅見司馬懿沉吟不語,便知他一時無計。剛才雙方關係緊張,魯肅此時正想緩和關係,便給司馬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