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太過仁厚了吧?馬皇后反問道:“過於仁厚有何不好?總要比刻薄好吧?”
又有一天,她問女史道:“漢朝的竇太后為什麼那麼喜歡黃老之學呢?”女史說:“清淨無為為本。若絕仁棄義,民復教慈,是其教矣。”馬皇后據此嘆道:“孝慈即仁義也,詎有絕仁義而為孝慈者哉?”其實馬皇后大談仁義之道,是別有用心的。因為她深知她丈夫稟性嚴峻,剛愎自用,當了皇帝以後一直疑神疑鬼,對大臣總是刻薄寡恩,完全不把人命當一回事,所以她期望以這樣的方式提醒丈夫要寬待臣民。
朱元璋脾氣很壞,在朝廷常常拿大臣撒氣。回到後宮,也常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每當老朱發飆的時候,馬皇后也會裝作發怒的樣子,然後命令將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事後朱元璋問老婆為什麼要這樣做?馬皇后意味深長地說:“皇帝不能因為自己一時高興或生氣就給人獎賞或懲罰。當陛下生氣的時候,恐怕會給予過重的懲罰。把他們交給司法機關,就能做出公正的判決了。陛下今後要定某人的罪,還是應該移交司法機關的。”
當然,馬皇后也深知行動是最好的榜樣。她把仁厚道德總結成一個字,那就是愛。為了讓丈夫明白什麼叫愛,她做了許多細緻有效的感
化工作。她愛自己的老公。她深知要溫暖一個男人的心,首先應溫暖他的胃。因此關於領袖的飲食問題,她一直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次都要親自去御膳房“躬自省視”。她也愛別人的孩子。馬皇后克服了女人的嫉妒心,對於妃嬪宮人,如有因被皇帝寵愛而生下孩子的,她都非常厚待,並“命婦入朝,待之如家人禮之”。她還愛天下的百姓。這方面,馬皇后主要是在勤儉持家方面狠下工夫、大做文章。她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後來聽了元世祖的察必皇后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大受啟發,又撿起年輕時的手藝,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面什麼的,然後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而剩餘的布料,馬皇后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讓她們知道“天桑艱難”,老百姓不容易。
這樣的好皇后,自然得到大家的愛戴。便是如朱元璋這樣本性酷烈的人,對於馬皇后也是一往情深,在她死後痛哭不已,並不再立皇后。後宮的宮女們更是念她的好,曾作歌以示紀念,歌曰:“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仁慈微諫教化老公
朱元璋曾這樣誇獎馬皇后:“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這話一點不假。馬皇后的偉大之處,便是不怕朱元璋的壞脾氣,並敢理直氣壯地吹耳邊風。眾所周知,朱元璋不喜歡女人干政,他認為“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使干政事”,因為“寵之太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因此還特地命人纂述《女誡》,以示警誡。但馬皇后是個例外。
有一次,馬皇后問朱元璋道:“如今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不高興地回答:“這不是你應該問的。”馬皇后振振有詞地回敬道:“陛下是天下之父,妾辱為天下之母,那麼子民們的安康,為何不能問?”也許正是馬皇后文化水平高,說得又在理,所以朱元璋對她的話大多聽從。
朱元璋脾氣很壞,在殿前開國務辦公會議,動不動就會暴跳如雷,大發脾氣。而發起脾氣來,別人常要掉腦袋。他太過剛愎自用,許多事情不調查,也不研究,盛怒之下就會大開殺戒。馬皇后雖然做了不少教化工作,可就是感化不了他。他是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從不改變他的思考方法和處事原則。對此,馬皇后只能盡最大努力,想著辦法勸他。好在馬皇后的話他還能聽入耳,因此也救了不少性命。
有一次,一名叫郭景祥的封疆大吏鎮守和州,有人揭發說郭景祥的兒子手持長槍要殺父親。朱元璋大怒,當場表示要處死這個逆子。馬皇后說:“郭景祥只有一個兒子,傳言也許不可靠,殺了他的兒子恐怕就斷了郭景祥的後代了。”後來朱元璋派人調查,果然是謠言。
還有一次,大學士宋濂因為孫慎一案受到牽連。逮捕入獄後,按案情嚴重程度當斬。皇后聞其賢,不忍讓他這樣無辜死去,便對皇帝說:“老百姓家都知道為子孫而寬待老師,以求禮教有始有終,你是天子,豈能沒有這樣的見識和肚量?何況宋濂年紀一大把了,退休在家,肯定是不知情的。”朱元璋正在氣頭上,不聽。過了一會兒,皇后伺候他用餐,但不上酒肉。皇帝問何故。馬皇后說:“我是為宋先生做福事呀。”皇帝聽了心裡一動,惻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