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2 / 4)

爺腹部比其他地方還要僵硬,倒是吞金所致。即使他吞下的不是金子,也是某種沉重之物。”

癆症便是後世的肺結核,以當時的醫療水平,確實很難痊癒。但是拓跋木彌身為党項王,可以用上許多名貴的藥材,縱使不能痊癒,延緩病情的發展還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他的死絕對不會是因為癆症而起。至於吞金一事,常被人用來自尋短見。拓跋木彌日子過得好好的,又怎麼會自尋短見?如果他真是因此而死,那必然是受人謀害了。

想到自己出現在威定城外之時,拓跋元居的種種作為,兇手的指向便越發明確了。無論在哪個朝代、哪個民族,弒父的行為都是最不能接受的。現在,拓跋元居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劉子秋實在不敢相信。但所有的跡象都指明瞭這一點,又讓他不得不信。但拓跋元居是拓跋千玉的親哥哥,如果在她失去父親以後,又失去了哥哥,只怕她要承受不了這個打擊。如何處置拓跋元居,就成為擺在劉子秋面前的一道難題。

千里之外的洛陽城中,李世民的府邸戒備森嚴。李世民緩緩步進書房,屏退左右,然後伸手在書櫃的一角輕輕按了按。沉重的書櫃竟然緩緩移向一邊。在書櫃的後面,出現了一個小門。李世民回頭看了兩眼,閃身進入小門,身後的書櫃又慢慢恢復了原位。

小門後面是一條狹長的通道,七拐八彎之後,前面豁然開朗,竟然到了一處院落。只是這處院落深埋於地下,終年不見天日。院子中間,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正在那裡施展拳腳,頭也不回地說道:“世民,你來了。”

李世民慌忙拱手說道:“父王,一切都已經佈置妥當,可以發動了!”

老者收住勢,回過頭來,赫然正是昔日的唐王李淵!

第113章 堡壘

李淵原本應該呆在隴西郡的家中,誰也想不到,他居然會出現在這裡。

事實上,對於李淵這樣的危險人物,劉子秋一刻也沒有放鬆過警惕。如果不是當初李淵主動獻出洛陽城,避免了這座繁華都市毀於戰火,劉子秋也不可能給他真正的自由,甚至不可能因為年齡的原因而放過李世民。所以,在李淵一家遷往隴西之後,便一直處於朝廷的嚴密監視之下。當然,在那個年代,監控的手段有限。雖然朝廷也往李家安插了一些釘子,但想真正探知李家最核心的秘密,卻也不太可能。

後來,隨著李世民逐漸進入內閣,直至被選為首相,朝廷對於李家的監控也在事實上已經處於一種相對放鬆的狀況。這種放鬆,並不是出於朝廷的明確要求,只是監控人員在聽說李世民當選首相之後,下意識間自己作出的調整。只是,他們的放鬆卻給了李淵以可乘之機。

這麼多年來,李淵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權力的追求。只不過他比較懂得隱忍,甘願一直蟄伏在西北邊陲。但是,也有兩點他始終想不通。一是劉子秋允許李世民進入內閣,二是承認李世民當選首相的結果。如果是劉子秋為了表現自己的大度,他讓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透過科舉,可以在朝廷中擔任官職,那已經算是相當了不起的行為了,何必要放寬到這個程度?這隻能說明兩點,要麼劉子秋這人真正大度,要麼劉子秋就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從李淵內心來說,他不願意相信前者,而更願意相信後。哪怕劉子秋是真的大度,他也不願意承認。現在,劉子秋給了他再度崛起的機會,他更不會放過。這十幾年來,他一直在臥薪嚐膽,意圖東山再起。當然,李淵也知道,如今想要透過武力一城一池地來奪取天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大漢王朝軍隊的強大,已經到了天下無敵的地步。不過,李淵還明白一個道理,最堅強的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所以,這些年來,李淵父子一直在悄悄謀劃,在悄悄佈局,只是等待一個機會而已。現在,這個機會終於擺在了眼前。

在大漢軍中,無論是正規軍的將領還是地方軍的將領,絕大多數人都是忠於劉子秋的。而軍隊和內閣是兩個體系,一般情況下,內閣無權調動軍隊,即使碰上緊急情況,如果沒有皇帝的同意,內閣最多也只能調動一千名禁軍。其實不只是內閣,即便那些位高權重的大將軍,在沒有皇帝旨意的情況下,最多也只能調動麾下的三千軍馬。如果超過這個數額,其部下的將領可以拒絕聽從他們的調動。

為了防止這一條制度難以落到實處,劉子秋還丟擲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條件。一旦有人調動超過職權允許數量和軍隊,部下在拒絕接受調動命令的同時,還可以向朝廷檢舉揭發。只要檢舉內容屬實,檢舉者將直接取代被檢舉者的職位。在和平年代,一名將領想要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