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過你。你有軍務在身,我不耽擱你。等你軍務完了,一定要到我們寨子,你我再痛痛快快地打上一場!”
提到軍務,劉子秋的臉se頓時凝重起來,拱手說道:“待此間事了,劉某必定登門拜訪!”
隊伍很快重新集結起來,劉子秋又嚮往利多雲問了問前往泥嶺的路徑。雖然同樣是羌人首領,往利多雲的訊息遠沒有拓跋木彌來得靈通,他還不知道大隋與吐谷渾之間即將發生一場大戰,所以非常爽快地指明瞭道路。
其實,劉子秋說自己是來執行軍務的,往利多雲也隱隱感覺到有些問題。作為依附於吐谷渾的部落,鮮卑人對他們並不算太好,只要隋軍不是來打他們的,他也就無所謂了。
不過,往利多雲提供的資訊卻讓劉子秋大吃一驚。按照原先的計劃,隊伍是繞著西海湖的南岸而行。而往利多雲告訴他,那樣走的話,必然會經過伏俟城,而伏俟城正是吐谷渾的王城。如此重要的資訊在地圖上竟然沒有標註,這樣的地圖簡直太坑爹了。如果不是碰巧遇上了往利多雲,雙方又交了朋友,他們這一去豈不是要自投羅網?
告別往利多雲以後,劉子秋一行繞著西海湖北岸而行。這一次的運氣還不錯,走了五十多里便看到一片雪原,牛拉爬犁又重新派上了用場。有了爬犁,行軍的速度明顯加快了,人也輕鬆了許多,第二天拂曉,終於趕到了泥嶺。
泥嶺位於大通山上,在車我真山的西面,處於慕容伏允進退的咽喉要道上,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此重要的所在,吐谷渾人很可能事先駐兵守衛。
劉子秋不敢大意,稍作停歇以後,便和桂海求帶著自己這一夥的人上山探路。劉子秋帶了三個人在前面,桂海求帶著另外四個人在後面,彼此相距百步,以防遭遇不測,也好有人回去報信。一路上小心翼翼,直到山頂,也沒見著一個人影。桂海求趕緊搖動旗幟,向山下示意。
按照劉子秋的建議,眾人費了一番力氣,才把那些爬犁和牛都弄上了山。對此,柳鬱有些不解,說道:“咱們帶來的乾糧還可以支撐五天,到時候宇文郎將的軍馬也應該到了。你不會還想著殺牛充飢吧?”
那些爬犁都是木頭製作的,按柳鬱的想法,劉子秋大概是準備劈了當柴燒的。
卻聽劉子秋說道:“援軍什麼時候能到,誰也不能確定。萬一吐谷渾人想明白了,要奪回泥嶺,這些四十頭牛或許可以做個奇兵。”
柳鬱恍然大悟:“你是想擺個火牛陣!”
劉子秋的擔心很快便驗證了。長途奔波了幾天幾夜的將士們剛剛眯了兩個時辰,就被負責瞭望計程車兵喚醒了。山腳下人喊馬嘶,出現了一大隊騎兵,是吐谷渾人來了。
這些吐谷渾人之所以來得這麼快,全拜宇文敬之賜。一場大雪遮蓋了劉子秋他們的足跡,讓宇文敬沒了主意,只管率眾向西而行,卻走到了大通山的東北方向。
鮮卑人善騎she,大軍雖然駐紮在車我真山,斥候騎兵卻撒出去好遠,早探知了宇文敬他們的動靜,飛也報往軍前。慕容伏允身為國主,自然不是傻子。他略一思忖,便想明白了,隋軍的目的是要斷他的後路。於是立刻分出三千騎兵,要搶在隋軍前面佔領泥嶺。
率領這隊吐谷渾騎兵的是慕容伏允的族弟慕容丁韓,擅使一根狼牙棒,有萬夫莫當之勇。他仗著自己部下都是騎兵,又熟悉路徑,肯定比隋軍來得快,根本就沒想到山頂上已有埋伏,只管大咧咧地揮軍上山。
山坡上雖然積了厚厚一層雪,但吐谷渾人的騎術jing湛,絲毫不受影響。三千騎兵不依隊伍,亂哄哄地向泥嶺衝去。
敵眾我寡,柳鬱也不禁緊張起來,問道:“怎麼辦?把火牛放出去?”
劉子秋搖了搖頭,說道:“先用雪爬犁!”
柳鬱遲疑道:“雪爬犁?”
“對,雪爬犁!”劉子秋飛快地取過一具爬犁,將犁頭衝著山下,說道,“堆上石塊,這就是一輛威力巨大的滑車!”
四十具雪爬犁在山頂上一字排開,每具雪爬犁上都堆了六七塊大石頭,用細麻繩固定好。這些石頭都是他們剛上嶺的時候收集過來的,在山地上比弓箭還要好使。
吐谷渾騎兵已經到了半山腰,在山頂上甚至可以聽到他們說笑的聲音。
“放!”劉子秋一聲令下,揮刀砍斷了麻繩。四十具雪爬犁緩緩向山下滑去,速度越來越快。
慕容丁**漫不經心地向山頂走去,忽然便聽見一陣巨響,抬頭看時,大吃一驚,連忙喊道:“快退後,快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