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眾人再看那塊大石,竟留下一個深達三寸的大手印,無不為之咋舌。
劉子秋一勒韁繩,那馬“啾”的一聲長鳴,四蹄如飛,向著鹽官城賓士而去。
村子裡,高秀兒不知何時已經爬上了角樓,兩行清淚順著臉頰流淌下來,打溼了衣襟,直到劉子秋的身影已經化作了一個小小的黑點,她仍然呆在樓上,久久不肯下來
鹽官縣以出產食鹽為主,田地不多,安置的府兵也少,這次應徵的,加上劉子秋也不過五人,自備馬匹的更只有劉子秋一人。但別人盔甲軍械倒都齊全,而劉子秋只穿了一身布衣,挎了口腰刀。
這便是府兵制的一項缺陷,因為府兵的馬匹盔甲兵器都是自備,五花八門不算,更有些貧窮計程車兵根本備不全。
五個人正好組成一伍,歐陽宇臨時指定劉子秋為伍長,彼此通了姓名,另外四人分別是王三兒、李威、韓文樂、朱阿大,他們都是世襲軍戶,不像劉子秋半路出家。
鹽官離著餘杭郡城並沒有多遠,一日便至。這時,卻歸鷹揚府管轄了。唱名的時候,楊萬項一雙惡毒的眼睛盯著劉子秋看了很久。
在聽說鷹揚郎將姓楊的時候,劉子秋就什麼都明白了。不過他也不害怕,隊伍明天就開拔了,只要不違反軍紀,也不怕這姓楊的使壞。只是劉子秋的臨時伍長也就當到頭了,立刻被降成了普通小兵,而且和王三兒他們分開了。當然,現在不管怎麼組合都是臨時的,到了河南還要重新編組。
楊萬項確實想拿劉子秋的把柄,但天色已晚,這支府兵隊伍又沒有作戰任務,劉子秋只是呆在帳篷裡睡大覺,他也無從下手。
第二天一早,自洛陽過來的兩名旅帥柳鬱和安紫夜便來勘合了印信,領著這五百府兵渡過錢塘江,往河南而來。
四天以後,隊伍到了江都。這裡已經集結了一批軍隊,朝廷水師調來了戰船,大家轉走水路,又數日來到汜水關。柳鬱和安紫夜領著眾人棄舟登岸,卻轉而向南,經百花谷、嵩高山,來到了陽城郊外。
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座大軍營,百里之內連綿起伏,全是營帳。新來的府兵立刻被打散重組,不分地域編在一起。劉子秋這一團的旅帥卻仍然是柳鬱,四名隊長、四名副隊長都是洛陽宿衛中的老兵。另外團裡還有一個熟人王三兒,只不過和劉子秋不在一個隊。
軍隊的基本編制為伍,兩伍為一夥,也就是說,這十個人是要睡一個帳篷,在一個鍋裡吃飯的。劉子秋被安排在最西邊的一處帳篷,他還未走到近前,就聽有人喊道:“喂,大個子,去砍些柴禾來!”
第57章 逆襲的新丁
老兵欺負新丁,自古以來就是軍隊中的陋習,並不因為你長得五大三粗,別人就會讓著你,相反只會變本加厲。請使用訪問本站。再說了,像砍柴做飯這類粗活,向來都是新人做的,也算不了什麼。劉子秋雖然不喜歡別人用這種方式迎接自己,但畢竟將來要在一個帳篷裡睡覺,一個鍋灶中吃飯,他也不想為點小事就和這些人衝突,只是沉聲應道:“待某先將馬兒拴好!”
卻聽周圍發出一陣鬨笑,有人陰陽怪氣地說道:“今兒真是奇了,又來一大個子。”
站在帳門口的那個矮胖漢子扭回頭,朝劉子秋瞪了一眼,冷笑道:“一邊待著去,急什麼,等會再收拾你!”
忽聽帳篷裡“咣噹”一聲響,似有什麼東西被摔在地上,接著便從裡面衝出一個人來,猛地撞在矮胖子身上。矮胖子猝不及防,“噌噌噌”往後連退了五六步,終於還是沒能站穩,“啪”的坐在地上,摔了個屁股墩。惹得其他帳篷計程車兵哈哈大笑,紛紛跑過來瞧熱鬧。
劉子秋再看從帳篷裡衝出來的那人,卻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這少年身高在一米七五上下,比起營中的其他士兵高出半頭,但和劉子秋相比還是要矮上不少。
少年滿面怒容,雖是寒冬,卻滿頭大汗,臉上白一塊黑一塊,身上的盔甲全是灰塵,顯然已經幹了不少活兒。大概那幾個老兵又逼著他去砍柴,終於惹惱了他,這才衝了出來。
殊不知,這些老兵就等著他發怒,好動手整治他。畢竟這裡是軍營,平白無故打架是要受杖刑的。
見他撞翻了那個矮胖子,剛才還在嘲笑劉子秋的七個人,“呼啦”一聲全圍了上來,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少年個子雖高,卻生得瘦瘦單單,看上去沒有四兩肉,被七個老兵圍在中間,誰也不看好他。劉子秋將馬拴好,悄悄捏了捏拳頭,打算看不下去的時候,出手幫他一把。
這時,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