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1 / 4)

慕容伏允沒有絲毫猶豫,立刻下令攻城。

遊牧民族本來不善於攻城,但鮮卑人卻是個例外。威定城建好以後,鮮卑人便牢牢地掌控了這片土地,並且能夠順利建立起吐谷渾國,因為依託這座城池,他們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同時,為了保證自己的優勢,鮮卑人不僅學會了守城,也學會了攻城。雖然沒有經過實戰,但每年都會在這座城池演練一兩次。

鮮卑人怪叫著湧向城牆,如潮水一般。城頭上,十幾具巨大的床弩同時發動,弓弦發出的巨響彷彿晴天裡的一聲霹靂。弓弦的力道奇大,竹箭到底比不上鐵矢,有幾支在城頭上便折斷了,但還是有十多支竹製的弩箭夾雜著尖利的呼嘯飛向城外的鮮卑軍中。床弩的威力果然非同一般,一支丈八長的竹箭直接穿過了一名鮮卑騎士的身體,將他連人帶馬釘在地上,猶自保持著向前衝的姿勢。另一支竹箭則將一名騎士從馬上撞飛,緊接著插入第二名騎士的身體,將兩個人串在一起,有如一隻糖葫蘆。

見識了床弩的厲害,劉子秋也是暗暗咋舌,如果床弩換上精鑄的部件再加上鐵矢,就算以他的身手也難以抵擋這樣的雷霆一擊。但是,劉子秋很快就發現了床弩的弱點。床弩威力大,射程遠,準頭卻不足。十幾支竹箭,只有兩支命中敵人,其他都射在了空地上。還有一點,床弩操作費時費力,粗壯的弓弦需要十個人才能拉動,兩輪發射的間隔達到了一柱香的時間。這一輪床弩發射雖然只射殺了三個人,但鮮卑人明顯被鎮住了,攻勢為之一滯,床弩的威懾力可見一斑。

就在劉子秋思考床弩的優勢和弱點的時候,鮮卑人也從震驚中回過神,繼續衝殺過來。威定城沒有護城河,戰馬可以毫無阻擋地賓士到城牆下。鮮卑人的騎射功夫硬是了得,一隊人在城下來回馳騁,不往地將羽箭射上城頭。另一隊人則跳下馬來,抬起早已準備好的梯子衝向城牆。

西海不產竹子,梯子是用木頭製成的,就用繩子拖在戰馬後面。梯子並不長,但因為木製的原因卻頗為沉重,所以一個人扛起來比較費力,需要兩個人來抬。

這時,城頭上也開始反擊,矢石如雨。弓箭手的目標主要是那些縱橫騎射的敵人,但城頭上地勢狹小,兵力擺佈不開,他們射出的羽箭反而不如城下密集。但城頭上有較好的防禦工事,每一處箭垛上都另外豎起了厚厚的木板,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城下弓箭的殺傷。弓箭手身上的盔甲是全軍中最好的,從頭裹到腳,只露出兩隻眼睛。即便如此,仍然不時有人被城下的箭矢射中。

木梯已經搭上城頭。城頭上,力士們不停地拋下大大小小的石塊,被砸中者立時頭破血流。長槍手用長槊將木梯奮力推離城牆。從木梯上摔落的鮮卑士兵發出陣陣慘叫。城牆苦不甚高,彪悍的鮮卑人掙扎起來,顧不得傷痛,咬著彎刀又往城上爬去。倒是那些木梯不比竹梯,缺少韌性和彈性,容易折斷,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鮮卑人的攻勢。

在城外密集箭雨的掩護下,在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以後,終於有人將手抓住了城垛的邊緣。突然,寒光一閃,從城垛下翻出一口鋼刀,毫不猶豫地將那隻手斬斷。斷手之後的鮮卑勇士慘叫著栽下城去,再也爬不上來了。原來,城垛下面早就埋伏了刀斧手,他們別的事都不管,就等著砍手呢。

戰鬥從凌晨一直打到黃昏,隨著太陽落山,鮮卑軍中終於響起了嗚咽的號角,湧向城頭的隊伍潮水般地退了下去。

這個季節是鮮卑人生活最困難的時候,類似於漢人的青黃不接,大多數鮮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到了晚上視力便會急劇下降,根本無法進行夜戰。為了防止城裡的人出來劫營,所以不等天黑他們就必須收兵撤退。

城下,橫七豎八躺滿了屍體。有一些人重傷未死,卻也遭到拋棄,正在那裡痛苦呻吟。第一天攻城,慕容伏允就損失了近兩千人。作為防守的一方,劉子秋這邊的損失略微好一點,但也有三百多人陣亡,傷者也接近千人。看到血腥的戰場,劉子秋也很無奈。戰爭總是如此殘酷,一將功成萬骨枯並不只是一句詩那麼簡單。

就在威定城攻防戰拉開帷幕的時候,張三的大船也抵達了長山碼頭。

早在劉子秋沒有離開的時候,他就有了修建長山碼頭的設想。後來有了謝家的財力支援,再加上江南運河的開挖,長山碼頭的建設也隨之加快。經過幾個月持續不斷建設,長山碼頭已經頗具規模。沿著錢塘江一線,是堅固的花崗岩駁岸。岸上,一排專門用於拴纜繩的鐵樁深埋地下。鐵樁後面就是一排毛竹搭建的長亭,可以遮風擋雨,供乘客候船或者臨時堆放貨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