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2 / 4)

,在東西突厥的衝突中,他們也沒少出力。如果東突厥的大軍來犯,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們薛延陀部。

劉子秋此次借道西突厥,雖然是為了炫耀武力,卻照樣格外小心。他可不希望大意失荊州,被西突厥人偷襲,那就貽笑大方了。所以,在隊伍前面,劉子秋派出了大量斥候,被薛延陀人發現的就是劉子秋派出的斥候。因為劉子秋派出的斥候都是百人隊,因此薛延陀人便認為是大軍來犯。

薛延陀部雖然在反抗達曼和襲擾隋境的兩次戰鬥中都取得大勝,但畢竟部落人口有限,鐵勒其他部落與他們也只是聯盟關係,並不受他們節制,因此能調動的兵馬不過**千人。即使只有**千人,在西突厥也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了。當薛世雄的大軍集結完畢,迎向東方的時候,劉子秋也得到了斥候的報告。

角里延拱手說道:“主公,要不要派人知會他們一聲,咱們只是借道。”

劉子秋擺了擺手,說道:“沒有必要,繼續前進!”

他明白,草原人敬重的是英雄,如果主動派人知會薛延陀人,反而會惹來他們的輕視,但角里延卻有點擔心。角里延的思維還停留在遊牧部落的階段,好不容易搶了這麼多的人口和牛羊,有種一夜暴富的感覺,他當然不希望中途出什麼岔子,弄得雞飛蛋打。但劉子秋的命令他卻不敢違背,只得一手勒著韁繩,一手提著馬刀,凝神戒備。

不一會兒,前方便傳來躂躂的馬蹄聲,一隊騎兵席捲而來。劉子秋揮揮手,讓人放箭示警。如果不放箭,對方會一直衝到跟前。如果放了箭,對方仍然不肯收住戰馬,那就要準備迎戰了。

第一通箭用的是普通騎兵弓,羽箭落下的地方離對方仍有很遠,這個距離就是通常所說的一箭之地。如果對方是友非敵,看到這邊放箭就會減緩戰馬賓士的速度。但有一種情況,就是對方想要炫耀自己的騎術,往往會徑直衝到一箭之地時才猛地勒住戰馬。如果到了一箭之地還不停下,那就是準備戰鬥了。

薛延陀部的這支前鋒有三千人,他們的首領叫做延陀阿幹,是個一勇之夫,去年侵襲大隋邊境,擊敗馮孝慈都是他所為。此時,面對不明不歷的這支大軍,延陀阿幹選擇的就是第二種情況,率軍一直衝到一箭之地再停下來。但劉子秋卻不可能讓他衝得那麼近。衝擊力是騎兵的一大優勢,而要保持強大的衝擊力就必須有足夠的速度,如果讓敵人衝得太近,劉子秋手下的騎兵就失去了機動的力量。

劉子秋當然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他看到對方沒有絲毫停下來的跡象,大手一揮,道:“騎兵弩,放!”

騎兵弩的射程是騎兵弓的兩倍,此時延陀阿乾的前鋒離劉子秋的大隊還有一箭半的距離,已經完全進入了騎兵弩的有效殺傷範圍。延陀阿幹正等著再衝幾十步便展示一下他們高超的騎術,就見對方“嘭”的一聲巨響。其實不是一聲,而是上萬支騎兵弩同時射擊發出的聲音,只不過這些騎兵訓練有素,動作整齊劃一。當劉子秋一聲令下的時候,真的是萬弩齊發,所有的聲音疊加在一起,自然令人震驚,更令人震驚的是那些密密麻麻的鐵矢。

鐵矢破空而至,甚至讓天色為之一暗。衝在最前面的延陀阿幹就覺得眼前一黑,整個身體瞬間就變得像篩子一樣,數十道血線飆了出來。接著,延陀阿幹晃了晃,就從馬上栽了下去,然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鐵矢穿過延陀阿乾的身體並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射向後面的騎士。

薛延陀部很窮,就連經過加工的皮甲都沒有,身上普通的羊皮襖面對疾射中的鐵矢根本沒有半點防護能力。最關鍵的是,這些騎士根本沒有想到對方的鐵矢隔了這麼遠仍然可以傷到他們。成群的薛延陀騎士就你割稻子一樣栽了下去。

第59章 有辦法了

前面的騎士倒下,後面的騎兵猝不及防,收不住腳,紛紛撞了上去,整個隊伍便亂作一團。但是薛延陀人的騎術甚佳,再後面的人很快便控制住自己的戰馬,只是衝擊的勢頭也為之一滯。這時,西海軍的第二輪鐵矢又射了過來。

弩最大的弊端就是裝填鐵矢費時費力,但劉子秋手下共有兩萬騎兵,第一輪騎兵射擊完畢以後便讓向兩邊,第二輪騎兵緊跟著又射出一波鐵矢。這一波鐵矢射完,薛延陀部的這支前鋒已經損失了至少一半的人馬。

劉子秋長刀一揮:“殺!”

兩支精騎便衝了出去,如蛟龍一般殺向薛延陀部的隊伍。劉子秋派出去的兩支騎兵各有八百人,在人數上並不佔多大優勢。薛延陀部的騎士同樣驍勇,見雙方人數相當,也就不選擇退後逃走,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